回答腾讯高世现关于微诗体的问题五百字。
(2011-07-19 15:23:04)
标签:
腾讯高世现微诗体问题五百字安琪读诗安琪访谈文化 |
分类: 人访安琪 |
高世现:你如何看“首届微博中国诗歌节”推出的“微诗体”?
安琪:自2011年端午节发端于腾讯微博的“中国诗歌节”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在诗界内外产生极大反响其原因在于它的系列栏目设置:读诗、访谈、诗人认证、微诗接力……一句话,腾讯在构想并实施一切举措集拢当下诗界最为活跃的诗歌力量,并经由这些力量的推诗行动辐射到一切诗歌乃至文学爱好者。同样也在端午,我被高世现邀请作为读诗和访谈两个栏目的主笔,迄今已点评、访谈数十位诗人诗作并在腾讯微博第一时间推出,短短两月,已达十万的粉丝告诉我,在腾讯,爱诗读诗的人埋伏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他们热烈的关注和反馈令我享受到了这一公益读诗举措的力量:我们都需要在诗歌中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在诗歌中得到温暖的慰藉,在诗歌中恢复人与人最为淳朴的友谊和情意。
网络的公开性、开放性、便捷性和即时性非常适合诗歌这一文体的传播,腾讯适时推出的“微诗体”是对网络和诗歌两种力量的整合,新兴的媒体和古老的手艺就这样完美地牵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疾驰。我暗中存着这样一个念想,有一天,我推荐的某一首诗将因为它的某个与时代契合或对抗的点而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言之作。在网络,一切皆有可能。后一篇:偶然搜索到学报和期刊中的中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