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反克》第四期关于城市的问卷

(2011-01-28 20:47:47)
标签:

反克

福州

安琪

问卷

舒婷

吕德安

老巢

刘不伟

分类: 人访安琪

回答《反克》第四期关于城市的问卷

2010年1月10日,福州——北京,网络

 

反克:想象一下在厦门与福州,诗歌介入公众生活的可能性。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让他们了解甚至喜爱诗歌?

安琪:我突然对这个问题有点茫然,“诗歌介入公众生活”难道是要我们习常认为的那些分行文字被公众看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应该在广场或车站甚至劳务市场树起招牌,上面书写一些与这个城市有关的诗句。厦门好像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它的轮渡码头常年累月播放着《鼓浪屿之波》,它的环岛路隔离绿化带也用大理石镶嵌着该歌的五线谱旋律。某一天,日光岩下的某一处将用巨石雕刻起舒婷的《日光岩下的三角梅》,这也是必须和肯定的。这是我能想到的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公众接触诗歌。我能想到的另一种方式是,给公众义务的开放的展览馆,给公众免费的观赏各类文艺演出的机会,概言之,给公众心灵的不焦虑和现世安稳,给公众诗意的生活,它,远远比诗歌重要。当然,这是政府而非诗人的能力所能达成的——

让公众诗意地生活远比让公众了解甚至喜爱诗歌重要。

 

反克:简述你的日常生活。你的日常生活与你的诗歌有什么关系?

安琪:自2006年到北京中视经典工作室工作后,我的日常生活就与诗密切相关,原因很简单,老板老巢是个诗人,同事刘不伟是个诗人,我在这样一个百分百诗意浓度的空间里,想不诗都不行。《诗歌月刊》下半月、电视连续剧《画家村》《兵团往事》、沈从文研讨会、《绿色生力军》专题片,等等,哪一件不是充满诗歌精神诗意情怀的事?

 

反克在你印象里,最能代表厦门与福州地域特点或习性的诗人是谁?诗篇是啥?

安琪:厦门舒婷,代表作《致橡树》。福州吕德安,代表作《父亲和我》。

 

反克:你认可以地域为主要特征的“诗群”的存在吗?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安琪:认可,诗群的存在与诗人这一群体的激情血性有关,诗歌这一文体区别于小说、散文的原因也在此。没有漳州诗群早年疯狂的生命状态的碰撞就没有我后来的语言裂变写作,没有语言的裂变,就没有我生活的裂变,没有生活的裂变,就没有我今天的悲欣。

 

反克 如果可以离开厦门(或福州),你会更愿意去国内的哪个城市生活?

安琪:人生没有如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