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心灵的应和/黄礼孩
(2010-08-12 13:20:27)
标签:
黄礼孩都市生活翟永明陈先发安琪动荡子姚风苏浅文化 |
分类: 人论安琪 |
诗歌是心灵的应和
文/黄礼孩
诗歌是心灵的应和,交替着缤纷的情感,借助词的影子和表象,我们看到人心后面的人性,看到更多的镜像,看到奔涌的想象,以及对世事人生触摸,正是在诗人珍爱的文字里敞开了一条条崭新的路径。
翟永明的诗歌存在一个大的气象,存在属于她个人独有的气场。她面对当下,面对现实的境遇,面对精神的遭遇。她对世界的观察是多义的,她的发言是锐利的,但写作是她认识世界的通道。她的写作不受题材和风格的束缚,她的诗歌俊朗而真挚,具体而生动,宽广而稳健。她的时空就这样飞跃出难以捕捉的光线,在与湿婆神相遇的瞬间,在无限之处,她的诗歌呈现出来的是另一种炫丽的印度蓝。
东荡子的诗歌是奔跑的启示录,它闪耀,它善良,它又隐秘,它是可能的黑暗,更多的是光明。在诗人天资般的写作上,诗意的世界没有边际。当他的明晰遇上洞察、体悟遇上热忱、眼高遇上手高,东荡子就酿造出一壶壶的美酒。
陈先发技艺超群,他是一个清醒的具有构建力的诗人。他的笔触冷峻、细致,他一步步逼近真相,他一丝一缕的说出那些被隐瞒的,被忽略的生活。作为文字的开挖者,陈先发挖掘出爱、沧桑、勇气、哀伤、美和光。他的诗歌是呈现、节制、和谐、在场,是恰到好处的进入。
姚风的诗歌一般都很短。短,不意味着含量的小。他的诗歌是质疑和思考,是冷静中溢出的温暖。他的诗歌不取巧,没有花哨的东西,或嘲讽,或诙谐,或坚韧,或追问都是他对世界属于少数的个人的深刻认识。
很少人像安琪一样写诗。她的敏感、繁复、快速、庞杂被激情所引领,由此衍生的意象构成精神的多重图像。安琪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诗人,诗歌有时说得太有条理反而失去其魅力。作为读者,我在她貌似游戏的语言中触摸到世界的另一面。
借助事物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苏浅的诗歌一次次在进行优雅的放纵,跃进一个亲切的天际。她的诗歌少叙述的细节,多私人的遐想,她摒弃生活多余的枝蔓,呈现生命本色的情怀和感动。苏浅心存热情,她不卑微也不纠缠,她的通透,她的疏朗,她的灵动,她的悠远,她的光泽一起构成她的诗歌气质。
原刊2010年7月总第218期《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