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间代朦胧诗梁小斌 |
分类: 中间代辑 |
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
【梁小斌,1954年出生,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与道德价值”等观点,期间创作的《断裂》《园丁叙事诗》成为后朦胧诗潮的重要源头。现居北京。】
中间代是不属于任何诗歌流派的代际概念,它跳出了一代反对一代的怪圈。严格意义讲,它应该属于诗歌群体,它的代表人物按命名者所说的就是,出生于六十年代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优秀诗人。中间代的出现填补了诗歌史的一个空白,属于一种抢救性的工作。
中间代诗人写作的显著特点,它不是在一个共同背景时代上写作,它是一个反对呈现的诗歌群体。中间代开始命名时好像名字不太贴切,其实这不太贴切正是中间代的生命所在。千真万确,我是由衷赞扬中间代的,为中间代存在而欢呼。我也恨不得加入其中。
中间代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剪纸艺人,这种剪纸艺人的确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民间写作。民间写作过分地珍爱民间这个称号,好像在民间的后面站立着一大排霸权主义者。中间代写作是个自足写作的端倪,它的意义还没得到应有的总结。
猛然间我发现,我周围的诗人们都是中间代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能说,我被中间代诗人包围了,或者说,中间代诗人已经是当下中国诗界的中坚力量。中间代诗人是一个没有宣言的群体,他们依靠一个个个体说话。因此,写作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我们从来没有问一个剪纸艺人他的剪纸与生存有什么关系,却常常追问一个诗人生存问题,其实,生存问题是不需研究的,彻底地不研究下去,到最后问题自然解决。
我常常说,诗人在写作时必须是温柔的,但他捍卫诗歌的立场却不知为什么必须是强悍的。中间代的出现,并不是捍卫的结果,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中间代是中国诗人写作意识走向成熟的一个开始。
关于中间代代表诗人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就不说了。
(发表于《诗歌月刊·下半月》2006年10/11合刊中间代理论特大号)
前一篇:中间代的研究视野与期待视野/林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