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随笔/感悟杂谈随感好人坏人社会秦玉龙 |
要是有人问“半瓶子”: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还真的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要是自个夸自个是好人,别人会说我自恋,不害臊。要是自个说自个是坏人,别人也会骂我胡“梢轻”(方言:轻浮),脚碎(方言:不稳当)……总之,要说明白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除了自个心里明白,别人是看不透摸不着的。
说起咱评价好人的标准,有一位朋友发表了一番自己的宏论。他认为,人活一辈子,十有八九是为了自己,十有一二是为了别人,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她)就是天下少有的大好人了。百分之九十九为自己,百分之一为人,就是凡人当中的英雄了,是准好人了。至于说某某人表态:一辈子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半瓶子”决不会相信他(她)能做到。假如有人信誓旦旦:“我立志一辈子为他人谋幸福,没一点私心杂念”!那话等于是放屁。就是孔圣人再世,顶多也不过十之二三为人,十之七八为己。
某日去某单位,刚到那里就听到一帮子人正在议论谁谁是个好人,谁谁是个坏人。有人说,好人的定义是啥?而坏人的定义又是啥?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是人都爱听好话,是人都想当好人。可是,这好人的标准不好界定,也没有一个“国标”啥的来参照。
有人说:“说你是好人,那是说你是个瓜子(方言:傻子),在这个世道,好人好事不一定会有好报。”小时候我们看电影,记得坏人大多都长着老鼠眼、龇龇牙、尖嘴猴腮、歪瓜裂枣的样子。好人大多都长得浓眉大眼,气气派派,一副“正人君子”模样。是的,现实中识别好人和坏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所有的传统都习惯地认为好人首先是善良的人,是容易同情别人的人。但往往是一个好人同情上一个比自己强得多的坏人,把心都掏了出来,到后来还是遭到这个坏人的暗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世界里,似乎没有绝对好人与坏人,名门正派里有坏分子,邪教里也有忠义之士。事实上,只要不是作奸犯科,在现实人生里的一般人,总是偶尔有一些小奸小恶,例如,乱倒垃圾、不守交通规则、没有公德心、经常说谎等等,看似颇为平常的小小“坏人”。
在“半瓶子”看来,好人的起码标准是心地坦荡,直言是非。而坏人却往往深藏不露,心怀鬼胎,花言巧语。对强者好人不会阿谀奉承,对弱者好人不会落井下石。坏人则不同,对强者他会狐假虎威,巧加利用,对弱者他会乘人之危,大肆掠夺。所以,好人难当,坏人好活。
如今这社会变了,好人和坏人的起码标准也变了。就拿谈对象这档子事情来说。假如以前要是有人当着女娃的面夸赞她那位男对象是“一个好人!”那她和他听了心里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可要是现在,如果你在哪位女娃的面前夸赞她的男对象“是个好人!”,那女娃的心里一定会咯噔一阵子的,那年轻的男对象也会满脸不高兴的。因为,好人往往都是“没有出息的老实人”!
当然,坏人脸上没写字,好人脸上也没贴金。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以长相、地位、金钱来衡量的。老祖先有句话说得好:要学好,先学诚。要学坏,先学伪。人要坏得连自己也不知道,那还不是真坏。坏得连自己都害怕的人,才是真坏呢。假坏人是坏在嘴上坏在行为上,是能看得见防得住的。假好人,也是好在面面上坏在背地里,给你挖坑使绊子完了还“背搭手”装着没事呢。
其实,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别人对你的议论或者评价不是最重要的。记住十四个字: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枉费为小人。就我本人来说,算不上好人,也染不上坏人,只是一个“半瓶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