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烦恼快乐感想 |
“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这话不是鄙人所说,而是明人于谦的名言,它出自一个很长的题目:《昔有〈莫恼翁〉曲,予因效之,改为〈翁莫恼〉,聊以调笑云耳》。我粗浅理解,人生有限,应当除去烦恼,保持快乐。这是古人提出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解脱,类似的道理在古今中外的著述中讲得很多很多。
现实生活,一如既往地不缺烦恼,也不缺快乐,而人们的交流沟通,送人快乐是使用最频繁的词句,诸如恭祝他人生日快乐、节日快乐、周末快乐、新婚快乐,等等。逢年过节收到朋友的手机短信,快乐字眼无不洋溢其间。按照宗教理念,祝福别人快乐是一种善行。
快乐是金,快乐是银,生活需要快乐,健康需要快乐,工作需要快乐,学习需要快乐,写博客也需要快乐。猜猜想想,即使朋友们您两口子做那件快乐的事,如果一方不快乐,大概都会产生心理障碍,终至失败。一个生活中人,心情不快,情绪低沉,必然万念俱灰,乐趣丧失,什么也不想做,甚至不能正常上网,不能写文,甚至连“老徐博客”、养眼美女之类都懒得去看一眼。
谁都知道快乐的道理,但快乐决不是一个召之即来的小媳妇,想让她给你捶背就给你捶背,想让她给你暖腿就给你暖腿。我们经常劝说别人要快乐,却很不容易把正不快乐的自己劝得快乐。让烦恼走开,让快乐近前,多属主观愿望。你出门生活在大社会,回家生活在小社会,你想快乐,但足以扼杀快乐的矛盾可能亦步亦趋,让你不胜其烦。曾经工作的机关南大院,有位部门负责人,为人厚道,性格温和,人缘甚佳;但他只要下班回到家中,“那一口子”的利害,就使他痛苦不堪,即便是大肚弥勒,也难以快乐起来。正是如此,善良的他忧郁成疾,英年早世,铸为憾事。
所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快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快乐;说快乐不需要理由,本身就缺乏理由。即使一个性格乐观的人,也只是他善于调适,注重控制,不轻易将内心状态呈于表象而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物质贫乏,农民仍很贫穷,经常缺吃少穿,但是男男女女,快快乐乐,关系融洽,笑声盈耳;山里走夜路者,都会留下一路歌声。时至今日,天翻地覆,物质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人们却少了快乐,多了骂声。官员和专家们不能理解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指的就是这一现象。
可见,人的快乐,不是物质决定论;让人快乐,并不需要很多物质。最关键的快乐因素,首当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最重要的快乐因子,当属心态的平衡。如果社会不公、贪官迭出、恶霸横行、为政不正,老百姓即使酒肉三餐,穿金戴银,也不见得心情畅快。在每个家庭,虽然成员多少不一,但快乐原理大同小异。你可能在一些家庭大事上产生不快,更可能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烦恼。快乐需要相互给予,快乐需要彼此配合,快乐需要和谐融洽,快乐需要环境营造。在很多时候,你想快乐都不行,你没有这种完全的自由。
获得快乐没有完全的自由,尽情享受和表现快乐就自由吗?不见得!例如空姐、列车员、服务员、礼仪小姐等人,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培训,其中就包括训练情绪,规范她们如何严肃或者如何微笑。不论她们心中有多少委屈和苦恼,但是不允许带情绪上岗,而只能表现快乐。还有,你在工作单位,领导正为处了一个宝贝似的“小蜜”而快乐,你能带着愁颜去扫兴?领导正为“牙疼”而苦恼,你能在他面前快乐得像王子?
我们老家农村过年,都在堂屋里贴张红纸,上书“百无禁忌,万事如意”。可哪一家、哪一人能够忌事皆无、万事如意?其实,居家与人生,一年之中有那么几件大事办好了,一天之内有那么几件小事办顺利了,也就极不容易,极为满足。从这一点上来说,人要快乐,客观上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主观上不能期望值过高。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很多情况下,“难得糊涂”的理念需要一点,“阿Q精神”也需要一点。再不行,就把自己与那些最困苦、最倒霉的人比比,这样比比,也许就能“入定”,找到快乐,并感受到快乐的抚摸。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话,让我听出了无赖,也让我听到了劝慰。自己需要快乐,也愿天下众生都能快乐。
在与快乐的搏斗中,终于又写出了一二篇博客文字,但愿来访的朋友们全都快乐!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