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花大军进疆,别好去难回!

(2006-08-28 23:32:17)

采花大军进疆,别好去难回!

赖国清

 

近十多年来,每到新疆棉花成熟季节,内地都有大批农民乘坐火车前往新疆打工,采摘棉花,新疆对采棉劳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铁路部门把组织采棉农民进疆作为客运营销的重要内容,每年都派专人到各市县进行营销宣传,与各地劳动部门联手组织采棉农民乘火车进疆。作为劳务输出的一项内容,各地政府部门也大力动员并组织农民进疆采摘棉花。

今年更不例外,从8月中旬开始,陕西、甘肃、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农民都纷纷前往新疆,打工采棉。四川、重庆等遭受了严重旱灾的地区,还将农民赴新疆采摘棉花作为生产自救的手段,进行了广泛动员和组织。四川省的有关领导,重庆市市长和市委书记还亲自到火车站为进疆农民送行。铁路也自然高兴,各单位积极调配运力,开行采棉农民专列进疆。

到今天为止,内地进疆的采棉农民大约已达60余万人。信息表明,各地农民进疆打工方兴未艾,铁路专列仍在源源不断地将内地农民送往新疆。未来的半个月内,可能还有20多万内地农民到达新疆。可以肯定地说,今年秋季到新疆采棉的内地农民将是历年最多的。

我本人多年关注内地农民进疆采棉及其往返运输,因而对其中的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面对上述情况,我既感到高兴,也心存疑虑。

疑虑之一,进疆农民的采棉收入是否有保证?往年进疆采棉的内地农民,就有不少人没有拿到应有的工钱;有的虽然拿到了一点工钱,但到手的钱仅仅够回家的路费。可是,为了动员更多的农民去新疆,铁路和地方部门在宣传采棉收入上,都有夸大其词的现象。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内地农民高兴而去,扫兴而归,甚至空手而归。

疑虑之二,采棉农民能否抵御即将转凉的新疆气温?内地多数农民并不了解新疆的季节变化,他们进疆时只穿着汗衫或衬衣,所带的换洗衣物也都是夏装。其实他们到新疆后,那里早晚已很凉爽,而且天气很快就将转冷。一旦转冷,他们就会挨冻。往年进疆采棉的内地农民,不少人都有这种教训。甚至新疆已经开始下雪了,一些毫无防备的内地农民却仍穿着单薄的衬衫。在动员和组织农民进疆时,地方和铁路部门都缺乏提供有关信息的服务。

疑虑之三,如此庞大的采棉大军是否好去也好回?这一条,是我最大的忧虑。因为内地农民去的时候,各铁路局分别开行专列运送,时间和地点都比较分散;而摘完棉花从新疆返回时,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当地铁路很难应对。从新疆开出的旅客列车十分有限,不可能搭载那么多返乡农民。如果开行专列,即使按每趟列车搭载3000人计算,现有进疆农民返乡至少需要上百趟专列,小小的乌鲁木齐铁路局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另外,内地农民去新疆时,内地铁路部门开行专列因为能增加自己的客运收入,因而都想方设法开行专列。但从新疆出来,所卖客票的收入都归乌鲁木齐铁路局,于是内地铁路单位就没有放空车去新疆接回农民的积极性。所以,历年来采棉农民从新疆返乡都比较困难。今年去新疆采棉的内地农民特别多,到时返乡肯定不是一件易事。

河南的媒体曾报道,河南一些去新疆采棉花的农村妇女在采棉结束后,没有要到工钱,而且天气已冷。她们无奈地要走,可等了很多天也坐不上回内地的火车,只好坐汽车离开新疆。但汽车开到中途,先是把她们“倒卖”了,后来又把她们甩到半道上。她们身无分文,只好靠乞讨走回到河南。这个记忆犹新的例子,增加了我对今年采棉农民好去难回的忧虑。

综上所述,我不得不及早提醒进疆的农民朋友对上述问题要有所认识,有所心理准备。我更要提醒各有关部门:你们既然将大批内地农民动员组织到了新疆,就一定要维护和保证他们的实际收益,并且要千方百计保证他们好去好回。

2006828日(星期一)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