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是写作者需要把握好的基本人生轨迹

标签:
因果作家李叔同汶川素全法师 |
分类: 随笔杂文 |
因果关系,是写作者需要把握好的基本人生轨迹
(因果关系,是人生的基本轨迹,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起一件事。说有一天他有位朋友(行文方便,称其为L君)给他打电话,说,我是L哥。他们是校友,因为好久没联系,他一下没听出对方是谁。然后才知道,最近L君出了车祸,原本一条腿因小儿麻痹症,就走路不大正常,这下另一条腿被截了肢。出行只得坐轮椅。
朋友这么黯然说完,我心里一咯噔,便心直口快,把一句也许不该说的话脱口而出。我说,他该不会作过什么孽吧!朋友说,怎么会?他怎么会作什么孽?我说,他作孽未必让你知道。人生都是有因有果的。当然,我这话只是泛泛而论,没有存心对L君不敬的意思。何况只是一种推断。
不过,在我有限的阅历中,似乎总有很多事情验证这种“因果关系”。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在他的《说佛》里有这么一句话,“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作为俗人,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甚至在日常交谈中会随口说出“因果报应”这四个字。但是要真正理解和相信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需要相当的阅历和真诚的心灵。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可是人在生活中不会在意它,甚至有意无意回避或忽略它。因为因果关系往往是以非常微妙、隐晦和复杂的面目出现。在你不了解某人“过去”的前提下,很难判断是或非,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可惜,当事人一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涉及灵魂自省与自我救赎问题。善与恶都如此。多数人一时甚至一生都没有什么结果,却不能保证子孙辈没有。这就是“现世报”与“来世报”的意思。
诸如“因果关系”相近意思的通俗说法其实有不少。比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等,说的都是“因果关系”的意思。生活是这样,其实读书与写作也是这样。方向与方法正确,用一份功就会有一份收获。
这方面说起来我感受很深。零八年五月我采访汶川大地震灾区,那段时期正赶上金融危机,我上百万的股票根本无法操作,等我结束采访时,亏损近百分之九十。但是在灾区采访两个半月,我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至少有三次以上受到余震乃至死亡的威胁,我却一直安然无事。大概这也应了那句话“破财免灾”。
http://s3/mw690/001kChqvzy77w2ZjOLgb2&690(我在四川北川极重灾区采访时,到处弥漫着药水与腐臭的混合味)
尽管后来想起来有些后怕,但是我又觉得这也是“因果关系”。一是我一直与人为善,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二是在灾区采访时,向灾民捐款数千元不等,当然整个采访期间都是自费;三是与佛的缘份。比如我在四川什邡罗汉寺采访素全大法师时,他告诉我,他很少接受采访,更没有跟记者或作家连续谈四个多小时的经历。
我并非佛家皈依弟子,只是理解和相信“因果关系”,正如我相信“道法自然”一样。总之,我在《多一种文体写作,可以提升修养》里说过:“一个作家应该‘全面’一些才好。”一个写作者,多一些积累总是好事。或许这本身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你积累足够多,写作也就会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我之所以说“因果关系,是写作者需要把握好的人生基本轨迹”,正是基于上述这些经历之后的理解。也许你并不一定了解很多人的“前生后世”这种“因果关系”,但是当你试着理解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时,或许就能得出结论:人生存在因果关系错不了!除非你不愿真诚面对自己和家人,或者你不敢把“前因”说出来。
2016/12/27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阅读:http://www.toutiao.com/i636862993347169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