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十二”,一种新的购书体验或将悄然来临

(2016-12-12 14:05:58)
标签:

“双十二”

书店

文化

阿里巴巴

万达

分类: 随笔杂文

“双十二”,一种新的购书体验或将悄然来临 

http://s6/mw690/001kChqvzy77836PqPbb5&690

(“线上”“线下”的融合消费,能否带来实体书店的转机?)

到深圳之前有很多梦想,其中之一就是开一家书店。本来在内地机关工作时就有个请求:到图书馆当管理员。但是领导没同意。认为我将来是要升迁的,怎么能到那种地方?言下之意是,如果到图书馆,可能一辈子就“废”了。其实那领导并不了解,我想在那里能多读书,同时有更多时间写作。后来就想,有朝一日自己开个书店吧,也算实现当图书管理员的夙愿了。

可是后来发现,开书店需要做生意天分。而我缺的就是这个。大概祖上没有做过生意的,没有这方面遗传因子。很遗憾。即便后来有度时期“下海”跑单帮,也混得灰不溜秋。以后再没打算做生意。便还是老老实实做文字匠。虽说赚不了大钱,却是自己的“初心”,也是自己擅长的事情。因此,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可是需要认清的。尽管那是想通过做生意赚一笔大钱,再实现某些梦想。

现在想来如果真做了书店,我也未必能坚持。最主要是随着电商的兴起,实体书店大都不景气。老家的新华书店,在城市改造中,被迁到一个旮旯犄角里,一大堆商业零售网点包围着,你不仔细找很难发现。这也难怪,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如今大多通过淘宝、亚玛逊等在网上购书,省了时间不说,可以货比三家,甚至还有优惠。 

http://s15/mw690/001kChqvzy7783aOaya9e&690

(一种新的购书体验正悄然来临)

不仅如此,很多实体零售门店也都叫苦不迭。因为光淘宝一个“双十一”就销售过千亿营业额,这说明很少人跑实体店。也就难怪对阿里巴巴、对马云的怨声不绝于耳。这“怨声”的源头自然是那些开实体店铺的老板。不过,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称,马云宣布从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日“双十二”的三天里,将把“线上”“线下”销售结合起来,希望以此推动“线下”实体店的销售。

正如马云所宣示的那样,希望阿里巴巴的发展可以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甚至文化习俗。这一点从这两年“双十一”的电商销售可见端倪。这一次,他们又通过“支付宝”连通实体销售,对实体店来说实在是个福音。

我联想到了实体书店。人们眼下对物质生活的消费热情,若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大多数人还处于第一或向第二层次过渡。因此可以预见,当人们实现了这两个层次之后,便会趋向第三第四层次。到那时将会更多转向精神层面消费。我想,阿里巴巴,或者如万达类的精明企业,以及有眼光的书籍电商们,是不是已在提前谋划呢? 

http://s16/mw690/001kChqvzy7783e5panbf&690

(不止是经济,还需要文化的融合与牵引)

据我观察,高档商品的消费其实已由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延伸。但是很明显,文化产品的消费却似乎止步于大城市。这看起来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节奏有些不相称。就像一个人跛脚走路。就无怪乎坊间有微词,大众阅读不够,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本质上说,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文化与经济必须相适应,否则经济发展也会慢半拍。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凡是经济落后的地方,文明程度一定不高。反之,文化生活丰富、阅读普及的地区,人的素质就会普遍高,经济也会健康稳步发展。因为有文化作保证,人的创造力会强大。

加强文化建设,提倡“全民阅读”,光靠文人呼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成功的企业家们勇于“向潮头立”,用经济的杠杆撬动大众的阅读激情。因此我隐隐感觉到:一种新的购书体验正悄然来临。

2016/12/12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阅读:http://www.toutiao.com/i63630780185203184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