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在虚与实之间
http://ww3/large/48c3ab9fgw1f9jsgqs3doj20cg08wq3i.jpg
世间万物,无不对应虚与实。人也不例外。就在虚与实之间,人生,演绎着千年传奇、万古神秘。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一个小女子对青年才俊周瑜的爱慕之情,通过一个“误”字表达得惟妙惟肖、有虚有实、楚楚动人;“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用玉尺度量人才,近乎虚幻玄妙;短短四句,虚实相间,令人叫绝。
诗以虚达意、以实状景。人物肖像素描画,因虚而显实,才有素描感,才有立体效果。水墨丹青,虚实得当,该留“飞白”则须留,便有疏朗通透空灵之美。造型艺术是这样,文学写作同理。一部小说,除了叙述故事、烘托人物,还需描写景致,虚实有当。宫商角徵羽,音乐之美,除“交响乐”“实”的雄浑,还有“华彩段”“虚”的点缀,浑然天成、相映成辉。
http://ww4/large/48c3ab9fgw1f9jsi20y9lj20cg08375b.jpg
古今中外,诗词书画音乐,虚虚实实,蔚为大观,不可胜数。如今,互联网时代,虚拟世界,又有多少作家写手于方寸之间,游刃有余,书写出一篇篇华美文字、一部部精彩作品,引得传统纸媒“转身垂青”。然而,即便如此,仍有杂音不断:网络是虚,所有文字,过眼云烟。哪如纸质作品,实实在在,置于书架上书桌前,传给后人,流芳百世。
是的,鸿雁传书时代,亲人之间,“家书抵万金”,睹物思人。可是,见物不见人的时空,不也此实彼虚?互联网改变人的生活,亦改变人的虚实观。看似虚时却是实:通过电波磁波、无线信号承载思想、表达情感,它把“虚”缩小又把“实”放大;它把世界拉近又把世界推远。
虚与实无处不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就在虚与实之间。吃喝拉撒睡,没人说它是虚,它是人的存在。但是仅如此将如何?于是,人们有了理想有了梦想,有了《荷马史诗》、有了《诗经》,有了一代代俊杰仁人,通过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对人的内心与灵魂的孜孜探求。
http://ww2/large/48c3ab9fgw1f9jsj7bbzkj20cg071751.jpg
站在传统的视角冷观,网络写作是虚幻,文本是实在。然而,跳出狭隘的阈限,看完整人生,所有文字难道不都是虚幻?因为它们不能当饭吃不能当水喝,甚至由于浸入太多寝食难安、苦恼不堪。但是它又如此这般,实实在在呈现于你眼前。因此与其说它是虚幻,毋宁说它是人生虚与实之间的转换。
其实我们无需纠结,“存在与虚无”,那是哲人的思考。我们只需聆听虚与实间的美妙音符,把她们记录下来,传向上下四方;辨明虚与实间的杂音,示众、剔除。于是我想,当你品尝完甘美早餐,从电脑或手机网络,读到这篇文字,又怎能说它不是冬日里一杯暖人心意的温醅、一缕烛照人心的晨曦!
2016/11/7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http://www.toutiao.com/m509016045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