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李傻傻自认“虚荣”点个赞

(2016-10-16 13:40:51)
标签:

李傻傻

虚荣

时代周刊

忏悔录

卢梭

分类: 随笔杂文

为李傻傻自认“虚荣”点个赞 

http://s12/mw690/001kChqvzy75F6CT0NRbb&690

(图片来自网络)

对李傻傻,80后们应该不陌生,文学圈也算有印象:十年前,刚大学毕业,他就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幽灵作家”。在那一拨年轻作家中,他被认为是最有才华的作者之一。据称,他的出场,几乎令所有80后作家黯然失色!

某刊物也如此介绍:“那时候,笔名叫‘李傻傻’的蒲荔子没有理由不让人期待他一直写下去。可是,他就像《时代》周刊所称的‘幽灵’一样捉摸不定,再次做了我们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在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不写了,几乎完全从公众视野消失。”

的确如此,虽然那时我偶尔从一些渠道读到他的文字,至少“李傻傻”三个字还不时闯入眼帘。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难见到他的名字和文字。恍惚之间,当他归来时,却出人意料地抖出一句话:“到三十五岁,我才明白自己是一个虚荣的人。”

我不知道他这“虚荣”到底怎样解读。从字面,从他行云般流水似的飘逸文字中,我仿佛揣度到些什么,又似乎未必如我想的那么简单。但是无论如何我感觉到,他是以一种真诚,直面自己的“毛病”。他说:“花了很长时间,我才稍微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需要面对自己全部的真实。庆幸的是,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敢于真诚面对自己的虚荣、怯懦、妄想、粗暴、冷漠、骄傲,以及我暂时未能想起的一些毛病。”

 http://s9/mw690/001kChqvzy75F6HpBHy08&690

这难道不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忏悔录》开篇语的现代版吗?或者难道不是我近一段时间一直表达的思想?比如《虚荣心是一种病,早治早好!》,还比如《中国人为什么做人要低调?》等等。或许这也可看做是我为他点赞的理由?

虚荣心的确是一种病。李傻傻三十五岁时便意识到这点,实在值得为他庆幸,为他点赞。一个人认识自我,是成熟的开始。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有的人临死都不定能面对自己,不能面对真诚,也不能面对众人。或许面对众人时他仍然会露着职业性的“八颗牙齿”微笑。其实他知道那不过一张面具。

自省的精神与能力,在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匮乏,几乎成了稀世珍宝,当人们看见他时会眼前一亮,就像我看见李傻傻这篇文字的标题一样:“到三十五岁,我才明白自己是一个虚荣的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子的豪放丝毫不觉浮浅、轻狂,因为与其才情正当。正如李傻傻能说出他是“一个虚荣的人”,也说明他当年起这个笔名是有一定的深意,即后一个“傻”字是对前一个“傻”字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能够自省是大智慧、大聪明。圣人一日三省,那“省”便是“自省”。沉寂十年后,归来的李傻傻说:“花了很长时间才承认自己是这样一个人。”

沉寂是最好的洗涤剂,能够把内心阴暗、肮脏的部分洗刷干净。正如我几年来的独处,深知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虚荣,如病毒般侵害自己,也伤害过别人。直面人生、直面别人的人生最易,直面自己的人生有多难?文学圈中常常有人赞许某作家敢于直面人生,勇于像外科医生一样,解剖人生。但是又有多少人有勇气解剖自己?或者有能力解剖自己?

 http://s16/mw690/001kChqvzy75F6KF1p5af&690

我一直认同残雪的“向内”说。一个作家、一个写作者,首先得向自己的内心深探,然后才能面向心外的现实生活,并走进它,才能写出好文字;也正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因为你只有深切感受,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并可能起到思想与精神先行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人。在我看来,文学的意义便也在此。

因此,李傻傻带着对“虚荣”的反叛归来,不啻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正向成熟走进的表征。是否“凤凰涅槃”暂且不表,确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这并不是因为我变得自暴自弃,而是恰恰相反。……我想做的是看看自己内心的构成是什么,它有多亮以及有多暗;我不再想取悦那些不能理解我的人,不再想为莫须有的目标修改自己的信条,也不再为一些事失落,而是为所有的经历感到庆祝。”

也许,这也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气质,以及由此气质辐射出的气场吧!

2016/10/16

http://s4/mw690/001kChqvzy75F6MTHLJ8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