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一)
暑假抽出十来天时间到山西走了一小圈。大妹插队山西留在长治。我乘夕发朝至的快车卧铺到郑州,然后再换乘到长治的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大妹家了。如今火车换乘有专门的快捷中转候车室,不用出站很方便。仔细算算卧铺转高铁比飞机划算,比纯坐高铁六七个小时舒服。第二天就精力充沛地开游了。
长治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人称不开电风扇的城市一点不假。晚上睡觉盖着
薄被只能给窗留条小缝。为了刺激内需消费,长治到许多城市开通了城际公交,价格只有原来的¼左右,而且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趟车。我们第一站选择临汾,20元。
临汾算是晋南地区,再往南是运城也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舍去了。做攻略才知道三晋大地有那么多好玩和想玩的地方,只好量力而行了。为何首选临汾呢?因为临汾有三个不寻常的五A级景区:壶口瀑布,三百万年的冰洞,洪洞县大槐树。
十点多到达洪洞县,今日计划是大槐树、苏三监狱、广胜寺,晚上入住临汾市。
大槐树移民始于北宋南迁时,明朝达到高潮,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明初布满了战争创伤的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而山西由于地理位置没有受太多战乱影响,比较富庶,人口众多。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推行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往外省迁移,而且同姓不能迁往同一个地方。先后18次从山西各地(也有部分外省)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的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先后迁出1230个姓氏,百万人之多。也许你我的祖先就来自大槐树。为此年年都有海内外游子前来寻根祭祖。
如今老槐树已经死了,但是距老槐树不远二代三代的复生槐依然茂盛,就像遍布世界的华人。


大槐树下演员们全程表演了大迁移的场景,一幅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惨状。被迁移的人一路上绳索捆绑士兵押送,上厕所需要解开绳索,所以解手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洪洞县的厕所一律称为解手场。

从大槐树出来打车起步费5元来到苏三监狱。一出“苏三起解”,洪洞县无好人传遍大江南北。其实那位解差就是好人。大家都会哼两句戏文,在此就不赘述,直接上图吧!这枷锁如何教一个柔弱女子受得?


苏三监狱出来沿着县城的老街一路寻当地的美食“牛肉丸子面”,谁知难吃无比。倒是有公交(3元)到广胜寺非常方便。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是郭子仪奏请代宗皇帝御赐“大历广胜之寺”而来。由上寺、下寺、水神庙三部分组成。上寺位于霍山南麓,须坐10元景区交通上山。
广胜寺三绝之一是位于上寺中轴线上的飞虹塔。2018年8月29日被认证为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是保存最完整的琉璃塔,没有一点翻修的痕迹!
飞虹塔始建于北周。塔身为楼阁式密宗塔,呈八角形共十三层,塔身通高47.31米,通体由砖砌而成,塔身装有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角柱、斗拱、拦板、宝瓶、莲花、龙凤、金刚力士、童子、菩萨、仙人等。造型生动逼真,色彩艳丽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广胜寺三绝之二:壁画
广胜寺下寺坐落在霍山脚下,随地势高低依次而建。殿宇高低错落,层迭有致。建于元朝的明应王殿,内四壁有200平米的元代壁画。其中元代戏剧壁画和打球图被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壁画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至今色泽艳丽令人称奇!为保护壁画上下午各向游客开放两个小时。我们有幸赶上。


广胜寺三绝之三:《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因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又因原藏于山西省赵城县的广胜寺内,又称《赵城金藏》。(现在赵城已被洪洞合并)重达2740斤共42箱7000卷,和《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为保护《赵城金藏》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除此之外上寺的大雄宝殿内的悬木雕和彩塑也是令人难忘。

更令人称奇的是门前的两颗侧柏扭摆的方向正好相反——左边的往左扭,右边的往右扭。古柏都是向左扭,为何右边的侧柏往右扭至今无专家给出解释。成为广胜寺的三绝一奇。


坐景区交通来到下寺。下寺的建筑群都是元代风格。梁思成赞“古人只识广胜寺藏金之可贵,不知广胜寺建筑之独特”。
水神庙建在霍泉边。霍泉为三晋名泉,郦道元曾有记载。形成距今已有250万年,泉水共有108处出水点。历史上曾有洪洞和赵城两县为争水械斗,油锅捞钱,据捞钱多少而分水的记载。现存分水亭及碑文可以作证。如今古老的水利工程仍在造福一方,霍泉水滋养着洪洞人民。
霍泉水


分水亭
洪洞一日游后心得:到了临汾,即使哪儿都不去,广胜寺必须要来。
发布于
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