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评论 |
主持人:对于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有没有明确的数据支持?
陈功:这方面的数据,我可以提供一个参考。这不是我的计算,相信是有心人算出来的。请等一下啊,啊在这里。不过,大家请先要镇静一下,因为这些数据是够让人心惊胆战的。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占世界10%,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单位产值废污水排放量为世界3倍。增长率7.7%,而且每10年翻一番。每增加相同的社会产值,中国增加的水污染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国土污水负荷量为世界的16.5倍。80%以上废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江河湖库普遍污染,七大水系40%的河段,流经城市78%的河段,即使按照中国不严格的标准,也无法饮用。700条河流,符合饮用水标准(一、二类)的河段只有32.2%,丧失任何使用价值的河水占10.6%。严重污染的河流长度,从1984年的21.8%上升到90年代的46.5%。城市地下水污染50%,32个特大城市71个水源地中,有30个达不到2类水饮用水标准。全国24%的人口(近3亿)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其中0.7亿人饮用高氟水,0.3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79%的人口(9.6亿)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7亿人饮用有机污染水)。
造成严重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尤其严重的是南方省份的迅速城市化。现在中国是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总悬浮颗粒物,大多数城市年均值300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90微克。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由于机动车辆数量激增,氮氧化物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已经超过二氧化硫。因大气污染致死人数年均36万人以上,各类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年均540亿美元;其中大气污染330亿,其次是煤炭、水和酸雨,分别为10亿、4亿和5亿美圆。被称为“硫酸沉降”的酸雨区高速蔓延,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0%,约380万平方公里,而且集中在东南地区。如果不严加控制,土壤几十年后会严重酸化,南方将变成不毛之地。
主持人:请
提问:我是一位政府官员,我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控制环境污染的继续,现在很多人主张要用市场手段,要提高价格,提高煤炭的价格,提高环境污染的成本,这样是否可以解决问题?是否是一个方向?谢谢!
陈功:大家都知道,市场有一支无形的手存在,所以总是不断有人想用这支手。但麻烦的是,这只手不是总能发挥作用的,有的时候,也只能发挥很有限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社会性问题上,这只手的作用远不如法律、文化、传统等力量更有作用。
以节能问题来看,要知道节能就是环保。有人就主张要大幅度提高能源价格,但2001年,中国终端能源用户在能源消费的支出已经达到了1.25万亿元,占GDP总量的比例为13%,而美国仅为7%。中国人并不像美国人那样有钱,中国的企业也不像美国企业那样有着多种资本渠道的财富支持,但我们的企业现在花在能源成本支出上的钱却比美国人高出1倍,这表明在能源政策环节,节能肯定是一个应该鼓励的方向,但节能靠提价来推动却不是万能的!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在节能、环保这样的问题上,政府必须起到主导作用,否则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达到目的。事实上,能源消费支出已经接近社会可承受的高限,如果一味地提高能源成本支出,希望以此来刺激或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并不完全是现实的,作用也可能是有限的,甚至可能导致中国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动不动就想依靠市场力量这只“无形的手”,完全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这部分成本支出转移到其它方面,节能的意义并不突出,但却造成了国家财政和地方开支压力的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增长,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并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