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客,很酷的样子

(2010-08-02 18:50:26)
标签:

杂谈

    日前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位30多岁的妇女为讨薪,站在13楼的窗沿上欲跳楼,在僵持了2个小时后,她被警察和消防人员救下。但当一个生命站在死亡边缘的时候,楼下有的群众不焦不急,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更有甚者竟然面带笑容进行调侃。有人喊:怎么还不跳?有本事就跳啊!
    突然想起八十余年前,鲁迅似乎也提过类似的事:“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鲁迅由此发出呐喊“不要做麻木的看客”。这呐喊响彻了近一个世纪的天空,却没有响彻人们的内心,真是悲哀。我们一边手执鲁迅的文集高谈阔论着鲁迅的思想精粹,一边津津有味地做着最地道的看客,更是悲哀!而由“麻木”变成“起哄”,则是一种犯罪。鲁迅若泉下有知肯定后悔当初不如去做医生,这群看客的心已经麻木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也许会改行当律师,看看该怎样给他们定罪。
    生命,何等的神圣。可是,我们突然在闹市中听到了刺耳的为死亡“欢呼”、对生命犯罪的“掌声”。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惜生命这个主题长期缺失。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所爱的对象必须与我有关,而且爱必须有回报。爱父母兄弟朋友,爱同窗同事同侪,我爱他他也得爱我。与我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就管不了啦,死都是活该,哪来的爱?
    爱心的缺失,导致了国人不仅不会爱,而且还喜欢看人家倒霉。这种下意识的残酷使人丧失了是非心和道德感,而当我们沉浸在欣赏别人痛苦的快乐之中时,其实也正在纵容制造这种痛苦的元凶,自己迟早也会遭殃。丧钟为谁而鸣?是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的,你以为你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吗?
    鲁迅时代的看客是麻木的,两眼茫茫然;如今的看客是活泼调皮甚至还有点儿俏皮风趣的,目光炯炯,很酷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