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迟国维
迟国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85
  • 关注人气:13,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不是情人节

(2010-08-15 17:56:16)
标签:

七夕

情人节

杂谈

“七夕”不是情人节

“七夕”不是情人节

今天是“七夕”,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自从洋人的情人节大行其道以来,不甘落后的人,就把“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以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让我选“中国情人节”,一定是元宵节。在这么一个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国度里,有一个允许男女约会狂欢的节日,真是难能可贵。

 我还可以请几个评委,第一个该请李清照。她在《永遇乐》词中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者十五日也,此处专指正月十五。何以 “偏重三五”呢?因为女子平时不出闺门,大大方方、尽兴狂欢的节日就数元宵。所以,这么多的节日里偏偏记得元宵。

 第二个要请唐诗人崔液,有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为尽兴狂欢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第三个是辛弃疾,他教姑娘们如何梳妆打扮,插银戴金,他懂得寻找情人是如何辛苦,于是有了《元夕》这首千古名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四个是欧阳修,或是朱淑真,因为那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到底属于谁,至今无从确证。但是它已经把“相逢长是上元时节”的相悦相忆的描写永久地留给了后世,让我们再一次吟唱:“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现在人当不了评委,他们只会说,花好月圆,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现在人能一口气说出三个四字词,就算是大文豪了。据说最早的有情人,是在天上过元宵节,后来的人上不了天,只好点灯冒充天上的星星。到了现在,找情人就像左手握右手,元宵节的意义减少一半,这节还有啥过的。不过,现在的无情人,都热衷过情人节了。不信,今天你就上街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