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盐田模式”的启示
(2010-06-09 15:41:13)
目前,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业已形成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即沈阳模式、江汉模式、上海模式和盐田模式。盐田模式是深圳市盐田区在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治理体制上的一项改革创举。这个模式以
“议行分设”为原则、“会站分离”为特点,实施“两会一站”管理体制。这个体制是盐田区政府自1999年开始历时六年进行了三次制度创新后的结果,于2005年基本定型。目前,盐田区社区各项工作仍然在按这一模式运行:
一是
“一会两站”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所谓“一会两站”,即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社区工作站隶属于街道,其属性是政府的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实行雇员制,享有编制和财政工资,承担所有原来由居委会承担的政府职能。社区服务站隶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功能性组织。
二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盐田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展示出一种非常开放、开明的姿态,除了制定选举规则、进行选举宣传动员工作、履行监管职责外,其他选举事务包括候选人的选择、候选人本人的宣传活动、具体的投票选举活动均由各社区来负责,因此在不同的社区,出现了各有特色的选举经验。
盐田的改革来自官方的迫切推动。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进程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境,包括:政府体制改革缺乏系统性,这属于制度层面的问题;社会长期对政府的依赖所产生的巨大惯性,这属于文化层面的问题;社区机构属性、功能、资源分界问题,这属于组织层面的问题;社会个体的公民资格和公民能力问题,这属于行为层面的问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