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如何在社区中操作
(2010-04-19 15:53: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区自治 |
“公民参与”如何在社区中操作
2010-04-17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正像孔子所说:“使富者足以显贵而不骄,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忧。”
什么是治理?治理是从善治到良好的治理的过程。
良好的治理,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治理的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观点,治理的基本要素是:参与和透明;平等和诚信;法制和信任;战略远见和成效;共识;效率。
“公民参与”是指社区参与主体能够有效地介入到社区建设中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的过程中。
“公民参与”特别要关注弱势人群和边缘群体。那么,“公民参与”如何在社区中操作?
要把握参与要素:决策及选择前的介入、承诺及责任、本土知识创新、能力建设、利益分享。
要掌握参与原则:参与是不同群体参与不同事物,参与是方法也是态度,参与是过程不是结果。
了解参与的程度:出席权、知情权、发言权、谈判权、决策权。
前一篇:业委会:法无禁止即合法
后一篇:“公民参与”不是“走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