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旅游别让我太累
终于,终于,去了趟心慕已久的周庄,但是得到的还是,游人太多、饭菜太贵、服务太差、行程太累,这已经是中国旅游的通病了,到哪里都是一个累字。旅游就是图个累,这也成为一些人的“旅游观”了。
但是,旅游非累不可吗?如果“累”真成了旅游的硬道理,许多象我一样懒的人也许会放弃旅游。
纵观世界旅游形态发展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从观光,到休闲度假,到体验,到养生,到特色需要的个性化旅游的大阶段。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休闲度假的高峰期,“不累”成为旅游的主题。这方面,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旅游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在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郊的现代农场,那里的乡村帐篷可以供一家人选用,在那里可以过上一个星期,尝尝当农场主的滋味,包括养牛、挤奶,到田里采摘,自己用收获的果实做饭等,非常简单,朴素,但却让每天在城里上班的家庭在周末找到可以换环境和心情的天地。孩子们更是高兴得很,可以在茫茫的田地里玩耍、嬉戏,很多是几个家庭或者同事结伴而行。
其实,放松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旅游规划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同自然的融合,人需要更接近自然而不是远离。旅游不仅仅是满足感观的需要,还有满足心灵和精神的需要,这样才可以注重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为游客提供精神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道德价值、快乐价值、思考价值、学习价值、启迪价值、传播价值、审美价值、长生价值等考虑在内。通过人性化和便捷的设计,让游客与历史接触,同自然接近,和山水亲密拥抱,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感受社会历史文化的魅力,吸取当地特色的风情古情,享受本地的特色美食,带走可以回味的纪念品等。
通过旅游的规划设计,让人们忘记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负担,情感的包袱,家庭的烦恼,心灵的忧伤等,尽情融入环境和意境里,体验全新的刺激和独特的感受,让心灵和身体都接受快乐的洗礼。
现在的一些旅行社,把客人当成摇钱树,恨不得一下把钱全摇下来,象赶羊一样把客人在各个购物点之间撵来撵去,无非一个目的,让人赶快掏钱。这种直截了当没任何技术含量的发财术,不仅把游客搞得身心疲惫,最后还要把景点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