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北京“厕所城” 何以十年没建成(迟国维)
(2006-12-29 16:33:17)
北京“厕所城”十年没建成的启示(迟国维)
北京1996年制定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和设置配套要求,本市道路两侧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设置一个对外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的面积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面积相关。然而十年过去了,昨天上午记者在随市市政管委检查节前卫生时获悉,全北京只有SOHO现代城一个地点符合规定。(12月29日《北京晚报》http://epaper.bjd.com.cn/wb/20061229/200612/t20061229_145226.htm)
有关人士认为,单独建设的公厕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因为如果那样建设,道路两边就会公厕林立,城市就变成“公厕城”了,所以,道路两边的大型公共建筑在规划时就应该为公厕预留地方。可见这是一个从制定自日起就注定要流产的政策。
其实。解决公共设施建设也可采用市场调节手段。
去过纽约的人知道,纽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当地人开玩笑:纽约的公共厕所只有一座,就在市政大楼的背后。但这并不影响每年不计其数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原来纽约市经营场所卫生间,不仅对外开放,而且成为商家争夺顾客的法宝。厕所有醒目的标识,一般安排在最上一层,或是一层的最里端。客人上厕所时,会被店里陈设精美的商品所吸引,等“办完事”后,许多人会掏钱买点东西。
纽约市政府每年讨论修建公厕,又每年都不着急。因为商家不再把对公众开放厕所,看成是自己的麻烦,而是当成为获得利润必须付出的成本,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这就是市场调节的好处,动机也许并不高尚,也许还很自私,但最终的结果却让大多数人受益。
2004年,北京吸取了政府建“厕所城”失败的教训,北京市政管委下文倡导全市营业场所公厕要对公众开放,以方便行人在繁华商业街上,步行8分钟可找到厕所。
两年过去了,虽然距步行8分钟可找到厕所的目标还有距离,但现在的北京城,无疑是中国找厕所最方便的城市。可以想象,当“8分钟可找到厕所”,在北京成为现实时,北京人收获的不仅仅是赞美,还有更好的人文环境;而且,会让商家看到那滚滚而来的金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