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风险是社保基金的底线
据12月5日《北京青年报》消息,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共持有股票资产市值495亿元,已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全国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近日表示,国外成熟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愿意为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公司支付10%—15%的溢价,高西庆表示,希望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人更加关注大盘蓝筹股。
投资就有风险,这是市场规律,但是,社保基金投资要求零风险,零风险是唯一的前提。面对日益扩大的社保基金规模和因不断上涨而风险加大的市场,此次社保理事会的表态是希望国内所有的投资管理人要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正如高西庆所说,关注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而不是市场上什么东西热就炒什么。
事实上,零风险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现实中也是存在的。
美国《社会保障法案》对联邦社保基金(OASDI)投资的规定是:只能投资于美国政府对其本息均予以担保的“孽息型有价证券”。根据该法律规定,联邦社保基金不仅要由联邦政府统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节余必须投资于联邦政府连本带利“担保”的证券,所获利息也要被如数存入信托基金。这样,美国政府从法律上保证了联邦社保基金不得被用于购买股票或进行委托投资、房地产开发乃至其他方面的任何投资,而实际上,联邦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均为年利率3.5%—9.25%的历年特种国债和公债有价证券,没有一分钱的其他“风险”投资。
世界银行自成立以来,共向世界各国发放2000多笔贷款,无一失误。其实,他们所贷的项目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也有失败的;但他们的担保机制十分完备,不论什么项目,必须由项目所在国政府做担保,这样既是项目失败了,贷款也能要回。世行的钱,大都贷给用来促进贫苦地区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不容许失败,这点和我们社保基金一样。
美国社保基金和世行贷款的实践说明,投资零风险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这是公益基金投资的底线。应该说,没有这个底线,就没有公益基金投资。象黑龙江阿城市社保局将918万元借给企业用做流动资金,河南濮阳市劳动保障局减免企业870多万元养老保险费换取6辆轿车使用等,甚至,拿养老金当地方政府“第二财政”使用,都是在拿老百姓的救命钱谋私,任何为民谋利的话都是幌子。
这个底线,也应该是处理违规资金的原则,凡是没有保住社保基金的投资,都属于侵占,都是犯罪,都要依法制裁。应该学习《美国联邦刑法典》,制定“侵占养老金与福利基金罪”,严厉处罚违法者,让人们在“社保基金”方面,违不起法,不敢违法。
前一篇:“穿着睡衣逃生”是什么新闻
后一篇:基层民主就是官不插手(迟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