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学生喝热水”培养不出好学生(迟国维)

(2006-11-26 16:38:34)
“好学生喝热水”培养不出好学生(迟国维)
     据11月22日《华夏时报》报道,北京丰台区和义学校小学部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后,在实验班配备了饮水机,学生每天都能喝热水。普通班的学生只能从家里带热水。http://www.chinatimes.cc/news/list.asp?id=67419
    自古以来,学校教育就有两个伟大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聪慧与高尚是不同的。谁也不否认马加爵的聪明,他状元的高考成绩和不露声色的杀人手段就是证明,但他与高尚无关。
    意识到聪慧与高尚的不同,自柏拉图时代起,明智的社会就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深谋远虑的目标。他们将品德与智力、优雅与识字、美德与知识看得同等重要。他们将努力把学生塑造合格的公民:用自己的才智惠利他人,像惠利自己一样;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然而,这个全世界关于教育的良好传统,似乎并没有在和义小学发扬光大,他们好象更加偏爱实验班的“好学生”,更愿意让“好学生”聪明。不可否认,多一些诸如“供热水”之类的特殊照顾,会使“好学生”的分数更上层楼;但也仅仅增加分数而已。可以断言:“好学生喝热水”试教育培养不出好学生,因为这与公民精神相背离。
    公民精神基本要素是,自由、仁爱、平等;平等还是整个社会的准则和理想。我们为什么相信自由,因为我们相信平等;我们之所以设想一个人人自由,并像兄弟姐妹般相处的社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是由人类平等的信念所支配。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平等相处,又怎么能宣布人人平等呢?如果人们既不能平等、又没有自由,他们又怎么能以兄弟姐妹般情义相亲相爱呢?如果人们不能相亲相爱,又怎么能构建和谐社会呢?
    试想,在一个连喝热水都需要特权的环境里,会培养出什么样学生?他们会相信,人是不平等的,分三六九等;当“好学生”,就能高人一等,所谓万般截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己的特权建立在剥夺他人权利之上,享别人所不能享,有别人所没有,就是幸福……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越聪明负作用越大。如美国西奥多.罗斯福说,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无异于给社会树敌。这话应该成为和义小学的校训,挂在墙上。
    最后还想抄一段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与和义小学共勉:人不会天生或自动地变得道德或者聪明能干,他们之所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完全是而且只能是其自己和社会共同能力的结果,学校和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学生了解做人的基本品质、底线伦理和这个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
见11月23日<沈阳晚报><辽沈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