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领导挨批评也要动机纯正?

(2006-06-28 16:33:24)
看领导挨批评也要动机纯正?
    27日,审计署法制司的司长王秀明,坐客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解读2005年审计报告,针对今年审计报告“不点名”的批评现象,王司长说,我觉得这种点名方法,因为写法上有问题,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问题,没有对这个单位发表一些评价,正面的,包括反面的,也没有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不了解情况的人看了这个报告,只是看到问题,没有看到这些单位好的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到底责任在谁,也不是非常清楚。
     这让我想到盛行已久的有关批评的“动机论”和“效果论”。 所谓的“动机论”,是说批评者必须抱着良好的动机,你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别人改正错误,要真心到如果别人改不了错误,比自己犯了错误还难受的地步。但是,光有好的动机还不行,还必须起到真能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效果论”。
   “动机论”和“效果论”,把批评者逼到了“圣人”和“能人”的地步,你必须十全十美,十分能干,发现错误,指出错误,改正错误,否则免开尊口;其实,这已经是在堵批评者的口了。
  谁能保证自己的动机绝对纯正呢?再者,改与不改,是被批评者的事,现在完全让批评者来负责,岂不成了谁有错谁有理吗?
  上世纪50年代,把很多人打成右派,凭的就是“动机论”和“效果论”,当时很多人的罪名是“恶毒攻击”,动机不纯呀。现在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了,但是“动机论”、“效果论”还很有市场,还是一些人衡量批评的尺子,如今王司长把这“二论”扩大到了群众身上,你们不是喜欢看领导受批评吗,动机必须绝对纯正,不能只看到领导被批评的缺点,还要想到领导没受表演的优点,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这是把群众往“圣人”和“能人”的地步上逼,这已经是在堵群众的眼了。如果人们不是“圣人”和“能人”,领导有天大的错误与人们无关。
迟国维
 北京市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华夏时报》
  100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