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

(2025-11-27 00:03:22)
        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是持批判态度的。大家都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替代。开出的处方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所有。这种共同所有的范围不断扩大且个人不得退出,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区县、市和行署、省市自治区、共和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具体表现是各国都大量兴办国营和集体企业。贬称官办企业。只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是搞政企分离,实行政府和企业两条线。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世界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已经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各国革命胜利后纷纷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曾经有58个国家,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也进行了节制资本、加强国家调控和兴办社会福利的改良,缓和了阶级矛盾,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也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迎来新一轮复兴,以1973年9月11日智利发生右派军人政变推翻左翼的阿连德政府为转折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主要标志,各国纷纷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至今纯粹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国家还剩古巴和朝鲜两个。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之所以站不住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归根结底,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没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再次进入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状态,我们设计新社会制度时,不应该再选择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