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宜昌语文课堂 |
这或许不是精彩的教学片断,而是语文课上常见的情景,它们都发生在“不经意”中,将这些“不经意”进行总结提升,未必不比一些“优质课”的精彩更有意义。
片断1
老师:诵读文言文,必须过四关:1、读音准确,2、停顿合理,3、连贯流畅,4、有韵有情。(投影显示)
点评:这是金东方 谭国政老师执教《童趣》时所出示的诵读要求。《童趣》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应突出诵读。同样是读,读的效果却不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老师一个劲要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读,那是热热闹闹的唱读,读不出文章的意境,读不出抑扬顿挫的韵味。谭老师的“四读”,四个层次,要求由低到高,符合文言文的诵读教学规律。四个层次,也是通过读来体现文言文字、词、句、篇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安排,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不可随意而为之。谭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片断2
老师:这里有两幅图标,一幅是金东方学校的校徽图标,一幅是我校老师对校徽图标所作的修改图稿。请大家比较,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点评:这是金东方刘莉老师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识图标”中的一个片断。当今社会,图标无处不在,读图如读文,已成为语文教学一项新的内容。图标的作者有自己的创作思路,读图标却因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趣爱好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刘老师展示两幅校徽图标,给学生创造了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读出个性,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图案变为文字,使色块变成形象。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图标在他们的眼里便有了不同的寓意。老师为学生的思维“留白”,学生自然为老师的教学“添彩”。
片断3
老师:(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之后)这些描写天气的语言写得如此生动,同学们是否有兴趣背一背?
点评:这是金东方景书芳老师在市九中执教《看云识天气》时临时增加的一个教学环节。40分钟的课要上45分钟,必须对预设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要“拖时间”。如果故意放慢节奏,或添加不相干的枝节,就会破坏课的完整和课堂气氛。景老师看到学生对美的描写段十分感兴趣,读得有滋有味,便因势利导,要学生背下来,这是对40分钟的教案灵活而有效的修改补充,做的可谓天衣无缝。这样“拖时间”,不仅没有画蛇添足之嫌,而且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不经意”的一笔,显示了教学者的“灵气”。我以为,教师应该有“灵气”,当然,灵气来自经验的积累。
片断4
老师:学习了《落难的王子》,我们要学会面对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试写一段有寓意的格言。老师写了一段,供同学们参考。(投影老师的格言)
点评:这是金东方王家新老师执教《人生寓言》之《落难的王子》中的一个片断。学寓言,试写有寓意的语段,本是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与课文有一段距离,要写出简洁而有寓意的文字,有一定的困难,老师的示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我们总在提倡老师要写“下水文”,但真正提笔“下水”的却不多。长期不“下水”,便不知水的深浅,只在“岸上”指导,缺乏体验,指导必然是公式化的说教。王老师的“格言”,语言简洁,寓意深刻,联系了生活实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便于模仿。
片断5
读了你的文章,我感觉像在品一杯略带涩味的清茶,不知不觉,味道却久久萦绕于心头。最难能可贵的是你对友情、对生活有独特感悟,字里行间有一种轻轻划过的忧伤,用随笔的形式,清冷的笔调,写出了你对朋友的不舍以及面临新环境的一种困惑、矛盾和彷徨,可最后又能超然地看待问题,不乏积极感恩的心理,这或许也是时下高中生的心理吧。我要告诉你的是:心中有爱,就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你是一位开朗优秀的女孩,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交到更多的朋友。如果你愿意,我很希望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来分享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