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文教育随笔 |
在“轻松山房”前想起作文命题
一次我应邀去广西讲学,闲暇时有机会一睹甲天下的广西山水。在一座颇有民族特色的景园内,主人提议是否到“轻松山房”一游,说是外来领导、专家都要去游的。于是我们很有兴致地驱车前往,果然看见景点引路牌上有往“轻松山房”的箭头,看来是个不错的景点。到了山房,只见小桥流水,绿树簇拥,花香鸟语,两道曲径通幽的石级掩映在花丛中直通山房。山房建得别致典雅,正中匾额上“轻松山房”四个大字古朴流畅,两侧还镶嵌着精致的行书楹联。正欲询问这“轻松”二字典自何处,蓦然看见两旁的“男”、“女”二字和“men’s”、“women’s”,原来竟是一间厕所。居然有不少人在此拍照留影,女士也不例外,我和同去的
厕所也能引起人们“一游”的兴趣,这不能不归功于“轻松山房”的命名。我于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地想起了作文的命题来。
文章命题,这权利本是作者的(除考试要统一要求外),可是,多少年来,学生作
朱自清写父亲,不用《记我的父亲》,而用《背影》,文还未读,见“背影”二字就仿佛看到感人的形象画面。“孔乙己”三字,叫人似懂非懂,老孔其人正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以“孔乙己”为人名为文名,恰好给文章定下了讽刺的基调。我收到不少校园文学社刊,由于时间有限,往往只随手翻翻,但一遇好题目,那是一定要看下去的,而且印象难以抹去,如《临窗听雨》、《通幽小路成大道》、《倒霉的星期天》、《我
语文课标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高考、中考常见“自拟题目”的要求。学生命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能命题,会命题,命好题,命出有阅读效应的题,命出让读者亲睐的题,命出让考试作文出彩的题,应该是作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