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令人信服的征信系统

(2007-11-25 14:15:27)
标签:

房产/置业

个人信用

征信系统

分类: 地产博文
已经有证据表明,对第二套住房的限制贷款政策在这个初冬的市场淡季显示了很强的杀伤力,而有效支撑这种威力的正是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在今天看来,尽管11月份的交易量与房价涨幅等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如果再令早先判断此次调控政策没有任何效用的人士发言的话,相信他们会慎重很多。
 

近日,央视经济频道的一档主题为《信用有价》的《对话》节目令很多人印象深刻。节目中反映出的个人信用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的版本一一对应:有朋友买房办贷款,把个人信用记录调出来一看,名下莫名其妙地多出一套不属于自己的住房,而且中介机构言之凿凿地告知他,此记录是最真实有效的,让他别费心机去修改了,该朋友哑巴吃黄连,百口难辩;某人信用卡若干,当初银行信用卡推广人员告诉他只要不激活就不会开通收费,但是数月后,此君被书面通知欠款数百,原因是有的信用卡并非是不激活就不收费,他的信用在不知不觉中被侵蚀而投诉无门;还有人一直都依据当初买房时所签订的贷款合同按时还款,但是由于后来数次的城市迁移、工作变更、银行加息、银行单方面变更还款日期等原因,他数年如一日地还贷,结果到头来,信用记录显示的却是数次逾期还款,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还款日期早已变更了。例子不胜枚举。

 

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个完善的信用系统,包括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早在中国几大流派的商帮兴盛的年代,无论是晋商、徽商还是后来徽商出走扬州造就的扬州商人时代,信用就是中国商人安身立命之本,而那时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是不分家的。在中国最近一些年的商业社会里,企业信用一直得到了比较大的重视,而对个人信用的重视是近一到两年的事,并且起因主要来自于房产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业对中国现代社会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眼下因征信系统不良记录而影响贷款买房的人正在增多,他们可以吸取的教训在于,不能再漠视信用的财富效用,随时看管好自己的信用,不能再在各种场合信手填写个人信息,最大限度地认知和预见未来信用对自己生活和财产的影响。由于个人原因确实导致信用不良的个体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这个现实和趋势是不容改变的。


但是,我们终须承认,在央行权威的、不容置疑的个人征信系统面前,个体始终是弱者。如前所述的几个不良信用的例子当中,有多少是个人看管信用不善造成的后果?又有多少是属于银行系统工作不善造就的?面对弱势一方,一般说来强势一方至少需要尽到类似于“无罪推定”的义务。在个人拿出的证据面前,如果不能证明征信系统所记载信用是准确无误的,就不应摆出一副不可挑战的权威模样。


我们知道,信用系统的建立是一个过程,前端工作人员的采信工作和信用来源非常重要。但是,过去若干年来,在银行申办过贷款的人都知道,为了抢拉贷款,哪个银行的贷款人员与机构不是使出浑身解数帮助你模糊甚至假造信用信息,并且刻意弱化着信用的价值,一度令我们恍然认为在中国信用没有什么用处。突然,有朝一日,银行的翻云覆雨手改变了这一切,板着脸孔说“信用有价”,这将决定你能不能买得起房,因此你的信用如果已经被忽悠得体无完肤,那么对不起,这时“信用无价”,因为你买不回来了。你哭天抹泪也没用,这个过程对中国人来说似乎太迅速了,而当初忽悠你的银行工作人员、开发商与中介机构已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此时,谁来追究银行信用的责任?这么多的社会成本不是购房者自身所承担得起的。


说得具体一些,由于在过去我们一直缺乏一个真正的信用预警系统,令今天无比正确的、严格的信用系统蒙上了一层“名不正言不顺”的原罪阴影。虽然,目前个人信用记录是可以申请更改的,但其时间成本之高、环节壁垒之多可以想象。因此,在一个发端并不完善的信用系统之后,上至央行下至商业银行网点,能为民众做的事还有很多。从金融系统来说,先做好自身的信用工作才能真正做出令老百姓信服的征信系统。

 

在一个政策更替频仍的节骨眼上,我们认识到,任何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都有可能对以后造成危机,而到那时为时已晚。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担心,都心存今天不知明天会如何的恐惧,那么整个社会的信用系统又何从谈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