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话财经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土资源部最近动作频频。先是央行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引来各方关注,后是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由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共同拟定的《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将更加严格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产能过剩行业的新项目审批等。此外,另传国土资源部正在酝酿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并将贯彻加强中央集权的思路。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应是自1984年以来的第8次调整,此前存款准备金率已历经7次调整。尤其是本次调整几乎和2004年4月25日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如出一辙,包括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的决定。尽管今年的大背景也许和两年前有所不同,但准备金率的上调旨在防止信贷过快增长这一点上是共通的。那么,有人说两年前的调整似乎并未抑制住贷款的大幅度增长,甚至这两年反而出现了更明显的投资过热苗头,此次会不会历史重演?与此论调截然相反的是,此次准备金率的调整必将使下半年贷款增速受制,房地产行业资金趋紧。
其实,这招够不够“狠”不能这么简单地判断。作为常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直接增加,使其可用资金相应减少,信贷扩张能力随之减弱,也可以弥补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央行票据的势单力薄。但同时,信贷扩张的驱动力随时存在,这些力量的消长将共同左右下半年的信贷情况。很可能的结果是,它既是一个应对流动性的好方法,但也不一定意味着银根的不断紧缩,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目前的货币政策只是微调而已。
至于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有些判断令人哑然失笑。尤记得每次涉及资金的政策出台,总有人要照例说一回“有些房地产企业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市场,行业洗牌开始了”。开始来开始去,其实洗牌时时在进行,我们却发现无情的淘汰未必始于政策。所以说,这种判断意义不大,况且准备金率的提高也不是针对房地产业投资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这招未必如人所愿那么“狠”。
相比较而言,国土资源部最近对土地的严控显得更“狠”一些。从土地出让金分配改革到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的酝酿,招招都直指地方政府的土地权限。目前土地出让金分配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把土地出让金纳入常规预算,对土地出让收益进行基金式管理,使得一届政府不能使用未来几十年的土地收益。审批制度改革思路应是同理,抑制地方政府的地价助推冲动。而对房地产商来说,土地供应将继续吃紧,无米下锅才可能是一些地产公司面临的问题。
而面对一招狠似一招的后续政策,房地产商们闭嘴了,因为闭嘴埋头是此时做企业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