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融合之三:托管服务的来龙去脉

(2006-06-16 04:28:02)
分类: 我是记者
注:这是写于2005年的文章,发表于《运营官》。
 
爱立信企业系统(中国)市场运营和业务发展总监程钢最早在北京兆维集团,兆维与爱立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合资成立了爱立信程控交换机公司之后,程钢开始做小程控交换机(PBX)的市场销售。做小程控交换机的销售工作一做就是十几年,程钢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用户也就是今天运营商眼中的大客户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对企业用户通信系统的发展变化感触颇深。
 
九十年代,是小程控交换机非常红火的时候,那时的程钢几乎跑遍了全国,推销爱立信的MD110小程控交换机。那时,企业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构成:企业自主选择小程控交换机,然后到电信部门申请中继线路。单位内部的通信,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分机之间打电话,这是不花钱的,只有打出去才需要花钱。基于这样的模式,程钢在向企业用户销售小程控交换机的过程中,有时也不免帮助用户到电信部门申请中继线,毕竟那时中继线还是紧缺资源。就像我们普通用户申请电话一样,九十年代我们都经历过交5000元等二三个月电话才能通的日子。
 
但是,这样的通信模式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一年,程钢到安徽合肥电信局帮一个用户申请中继线。合肥电信局的一位女士告诉程钢:“合肥目前有171台小程控交换机,但我们的目标是到年底拆掉100台,再上已经不可能了。”
这时,程钢明白,从1998年开始的“用局用机替代小程控交换机”的命令已经真正地开始了。所谓“用局用机替代小程控交换机”就是企业用户不再上小程控交换机,而是由电信局统一用大型交换机通过CENTRX(虚拟交换机)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类似小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对运营商的好处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比只提供中继线路会有更多的收益。尽管有的企业用户不愿这样做,CENTRX的功能还是比不上小程控交换机。但是,因为而运营商手中握有通信线路的资源,企业用户不愿意也不行。
 
这时,关于“小程控交换机的末日就快到了”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很多人这几年看见程钢时,就问他:“你还在做小程控交换机?”一脸的惊讶,程钢自嘲地说:“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你还活着呢?!’”
其实,程钢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还能“活”到今天。因为他知道,企业用户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且在不断变化。运营商过去因为只提供线路,不了解企业的切实需求,要想拿下企业用户,与小程控交换机厂商合作是一条“最有前途”的路。与此同时,小程控交换机本身在技术层面也有飞跃,已经不是单纯的过去的只能打电话的东东了,而是与时俱进,演进到了面向IP的新一代IP PBX了。
 
今天,程钢仍然频繁出入于运营商的办公室中,因为爱立信与固网运营商的新的合作已经开始了。新的合作是这样的:由固网运营商出钱购买爱立信的IP PBX,然后由固网运营商把IP PBX和线路资源打包统一卖给企业用户。IP PBX在提供给企业时是免费的,固网运营商只收企业用户实际的通话费用。
这样下来,看似固网运营商多付出了设备的钱,但是,企业用户的话费却是牢牢把握在了他们手里。事实上,这也是固网运营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通过提供免费设备,圈住了对他们来说“富裕”的大客户。
程钢说,爱立信目前已经与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都有了这样的合作。2004年,爱立信的收益中有1/3来自与运营商这样的合作。程钢预言,这一数字在还会不断增加。
相关文章:
融合之一:话费严重流失,运营商真的坐不住了
融合之二:托管服务要三赢
融合之四:运营商组织结构的制肘
融合之五:Verizon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