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误解的“营养过剩”

(2009-09-08 15:47:56)
标签:

健康

饮食

营养素

疾病

中国

分类: 随心随笔

被误解的“营养过剩”

梁生智

 

    中国人摆脱过去的“吃不饱”的困境后,现在已经不再为“吃”犯难,但是另人担忧的是,现在中国人依然必须面对“吃”的问题。

    现在经常听到“营养过剩”这样的话。

国家卫生部的资料显示,由于居民饮食的高能量、高脂肪,加上体力活动少,中国居民患慢性病的人数近几年急剧上升。目前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人数有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糖尿病患病率为2.6%,人数有2000多万。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人数有1.6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2.8%7.1%,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儿童的肥胖率也已经达到8.1%

正是这种现状的严重性,让越多越多的人总会脱口而出“营养过剩”,而且,一些医生,专家、教授、学者也总会用这个解释一些人的疾病原因。

这就造成一个印象,似乎许多疾病都是因为“营养过剩”,所以,一旦对一些疾病患者提出营养干扰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说,我现在是营养过剩,怎么能再用营养来调理哪?

听上去是理直气壮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根深蒂固地以为,自己受害就受在“营养过剩”上,一提“营养”就怕。

实际上,对所有患者来说,并不是“营养过剩”导致他们患某种疾病,准确地讲,“营养失衡”才是罪魁祸首!

人的生命健康体症体现在人的机体组织的正常运作上,而人的机体组织能否正常运作的基础就是组织系统利用各种营养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必须通过饮食给自己的身体各组织提供充足而且均衡的营养素。人的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素大约有四十多种,分七大类,每一类在人体中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们在人体内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维护着人的生命健康。这些营养素的作用不是以在人体的量大小来区分它们的重要性,而是按比例区分。需要量多的营养素只能是达到比例则可,并不是越多越好,反之,需要量极少的营养素也不能是越少越好,而是达到比例则可。但是由于,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能够极准确地控制这些营养素在体内的比例,再加上每个地区,每个家族,每个人对饮食形成的习惯和喜好,必然造成人群整体上对营养素的需求“失衡”。

正是因为饮食习惯形成的对营养摄取的“失衡”,长期下来,某个家族就会因为总是缺失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形成一种家族遗传性(关于遗传性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讲)的疾病,有一些人就会患上某种疾病。

所有人的疾病都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一些急性病,从表面看是急性的,但其实也是因为这些人长期的饮食生活习惯为其打下了基础,一旦碰到某种“因素”,就会爆发。

多数人有了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医,而医院采取的就是用药。但是,如果能够从饮食习惯中明了平时所摄取的各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就可能判断出他们的营养素是否充足和均衡,如果能找到长期缺少的营养素,然后有针对地进行补充,就会收到极好的效果,而且是能够从整体上对机体起到调理作用的。

所以,希望所有的人,尤其是一些权威的人士不要轻易用“营养过剩”来解释一些疾病,否则只能使更多的人陷入健康的误区!

健康是每个生命的基础,失去健康一切将不复存在,也将失去意义,所以,每一个尊重自己生命的人,首先要清楚健康的需要,不能盲目对待自己的身体!

 

 

 

                                              200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