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学生,他坚守海岛痴心不改(《大连晚报》报道)

(2009-01-14 09:09:03)
标签:

海岛教师

杨爱军

入选辽宁教育

2008年度人物

杂谈

教育

分类: 人间真情
 

   2009年1月13日,《大连晚报》报道了杨爱军的事迹,全文如下:

 

为了学生,他坚守海岛痴心不改

[■本报记者 栾光煜]  2009-01-13 02:52

    “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获奖人物,我市长海县第四中学杨爱军以他的坚守和付出感动了辽沈大地
    为了学生,他坚守海岛痴心不改
       ■本报记者 栾光煜

http://www.dlwb.com.cn/dlwb/admin/photo/images/1231790463451_A06113C.jpg
     他,改变了海岛孩子的命运
   “像温暖的海浪,把渔家娃推向知识的沙滩。像深情的海风,把一片片帆拂向远方的彼岸。潮起潮落,其志不改;斗转星移,此情不渝。只为渔乡父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评选委员会授予我市长海县第四中学杨爱军的颁奖词。杨爱军,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他以他的坚守和付出感动了辽沈大地。
    退回二十年,海岛的孩子不喜欢念书是出了名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市内某重点学校退休的一位老师来到长海四中支教一年,临走时留下这样一番感慨:“我一世的英名却奈何不了这帮学生,我头半辈子也没遇到过这样一群孩子。”
    二十年后的今天,长海四中的教育教学成绩已经连续五年处于全县一流水平,獐子岛的孩子比他们的父辈看得更远了,这种变化离不开杨爱军的努力。
    1992年,杨爱军从师范院校毕业回到家乡獐子岛,走上三尺讲台。他曾在120多天的时间里,走访300多户(次)家庭,其中绝大部分是踩着泥路、伴着月光去的。
   “刚开始来家访的那几次,老师都是直接跟我爸谈,每次情况都比较僵”,杨爱军家访的经历至今还印刻在学生徐晓丽的脑海中,徐晓丽的父亲回忆道,“我说女孩儿不用念那么多书,干几年活找个对象结婚,然后做家庭妇女搁家享福得了呗,面对我的固执,杨老师并没有气馁,他一次又一次地往俺家跑,为了俺孩子,他哭过好几次”。
    最后,在杨爱军老师的支持下,徐晓丽读完了大学,现在她成为大连市实验中学的一名老师。
     他,经历生活挫折为教育痴心不改
    海岛的老师本就清贫,特别是男教师,想讨个老婆比别人更难。杨爱军念师范时有一个恋人,因为他执意要回海岛工作,恋人与他分手了。
    后来,他与一位幼儿园老师组建了家庭,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因为家庭经济窘困,妻子几年前辞去月薪500元的幼师工作,只身去日本打工了,杨爱军又当爹又做娘。操场上、办公室里、班级门口,大家经常能看到他女儿那瘦小的身影,只有星期天、节假日,父女才能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幼小的女儿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搂着爸爸的胳膊香香甜甜地睡上一觉。杨爱军只是说:“作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得到学生的理解,我觉得就值了”。
     他,病榻上还惦记着早日回到课堂
     2009年1月10日,“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现场,观众得知杨爱军的事迹后感动流泪,而杨爱军却没能亲自来领取属于他的奖杯。七个月前,他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进了医院。
    从医院出院后,杨爱军一直在獐子岛的家中调养。
    颁奖典礼前几天,杨爱军的病情突然加重了,颁奖典礼当天,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当即表示:“对于这样为了教育呕心沥血的好教师,我们一定要全力帮助。”
 颁奖典礼第二天,学校的老师、獐子岛镇领导及部分好心人士结成爱心联盟,一同送杨老师到大连市内的医院就医。由于当日海面风大,獐子岛渔业集团还特意派了运输船专程出航。
    中午,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从沈阳赶到大连医院看望杨爱军,并带去了2万元现金。
    杨爱军面对奖杯和浓浓爱心,用微弱的声音表达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心声:“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挂念,我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课堂,那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