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生命照亮偏远海岛(《大连日报》报道)
(2009-01-14 09:15:01)
标签:
大连日报
报道杨爱军
坚强生命
照亮海岛
教育
|
分类:
人间真情
|
2009年1月14日,《大连日报》在A4版以《坚强生命照亮偏远海岛》为题,报道了杨爱军的事迹。报道全文如下:
他是39岁的白血病患者,他是小岛上教书16载的普通教师,杨爱军的动人事迹感动滨城——
|
坚强生命照亮偏远海岛 |
本报讯(记者修伟)进入“三九”,寒风刺骨。在解放军第210医院的重症病房中,躺着身患白血病的大连市十大农村优秀教师之一、长海县第四中学教师杨爱军。杨爱军刚刚获得“2008辽宁教育年度十大人物”称号,他的面容显得苍白、虚弱,而他的那颗心依然牵挂着他的三尺讲台。
1月12日,市委副书记里景瑞、副市长朱程清同市教育局、长海县等有关领导来到210医院,看望病中的杨爱军。里景瑞说:“作为一名在海岛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学业有成后回到偏远海岛上的教育岗位,一干就是16年,这种精神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尤为珍贵。”
位于黄海深处的獐子岛,是杨爱军的家。在他前39年的人生轨迹中,杨爱军用三个“意外”诠释了对这片海岛和教师行业的热爱:杨爱军很小时,父母便离异了,弟弟也在一次出海中遇难,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拉扯下,杨爱军出人意料地考入大学,成为当时岛上少有的大学生之一;1992年,大学毕业的杨爱军面临很多选择,是进大连市内挣大钱,还是回家乡持教鞭?杨爱军毅然地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偏远海岛上的三尺讲台;2006年,工作优异的杨爱军被提升为长海四中的副校长,正当事业、家庭一帆风顺之际,白血病意外地降临到他的身上。面对病痛,杨爱军依旧乐观向上,放不下的还是海岛的学生,挂念着的还是那方讲台。
“孩子王”、“火炉”、“二妈”、“工作狂”……这都是长海四中的孩子们给杨爱军起的“别名”。学生杨远东忘不了2007年的那个下雪天,他们和杨老师一起在操场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塞进杨爱军衣领时,杨爱军笑着“逃跑”、“求饶”;学生杨楠忘不了,她将“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误写为“滕”后,看到杨爱军在作业本上作出“草都被拔光了,又错了吧”的批注时心底涌起的温暖;孩子们忘不了杨爱军和同学们作出的那个约定——每晚写完作业后,给老师手机振一下响铃;家长们忘不了,杨爱军4个月内家访300次的纪录,一次次骑“趴”了自己的自行车,甚至骑断了单位同事自行车的车轴……患病后,杨爱军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去年中考前,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杨爱军住院了,他给同校初三一班班主任姜老师发去一条短信——“请原谅我这个逃兵,你告诉学生们要勇者无畏,让他们安心参加中考,我等他们的好消息。”去年8月,杨爱军的病情再次恶化,不得不去大连接受化疗。在码头上,杨爱军笑着和同事与学生们挥别,就要上船时,一个女生突然说:“老师,我想抱抱你!”然后,她拥抱着杨爱军老师,泪流满面……
杨爱军的故事感动了滨城,爱心似潮水般涌来——先是长海四中校长张振海网上义卖奥运门票,呼吁社会共同救助海岛教师,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接着,市民纷纷踊跃捐款,希望挽救杨爱军的生命。随后,来自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爱心也纷至沓来,包围了这个平凡而坚强的海岛老师。来自解放军第210医院的全军国医名师黄世林教授告诉记者,医院已经给杨爱军制订了专门的治疗方案,竭尽全力医治杨爱军。他们希望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杨爱军早日回到魂牵梦萦的海岛,重返三尺讲台。
|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