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上优质小学,落户公厕??

(2007-10-27 13:00:0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教育杂谈

学校

教育

资源

随笔

杂谈

优质

小学

落户

公厕

来访朋友,欢迎加入 仰望星空》/ http://q.blog.sina.com.cn/ywxk
博客圈。让我们在这一片共同蓝天下《仰望星空》,关注自己,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关注教育,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心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人、事和物,用我们各自的方式(文字/图片等等),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为上优质小学,落户公厕?? 
 
10月26日《生活新报》报道了一则新闻:
昆明市副市长梁晓谷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昆明的一个案例。 在一所优质小学的旁边的公厕,居然有24个人用这个公厕门牌号落了的户口。那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觅香”而来呢?全是因为家长让孩子上到好的学校,家长们才抓破了脑袋想到的办法。

看到这条消息,我有两个想法。一是这个梁副市长讲的这个案例,十有八九是个假的案例。

不用说在城市里落过户口的人都知道,就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想到,按照现行户籍管理规定,户口落定需要提供房产证或人事调令,未成年人户口随父母安置。公厕是公共资产,除了户籍管理民警大规模舞弊(为24人办理假户籍),成人不可能落户公厕,孩子更不可能落户公厕。同时,对照学校招生工作程序,新生入学要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资料,学校还要组织人员到新生住处进行核查或公示,学生无法将自己“安家”在公厕内,学校也不会允许这种公然损害己利的作假事件发生。基于这些,应能认定学生落户公厕是假案例。 那么梁副市长举的这个就是假案例。

那么为什么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是假案例却少有人站出来指出呢?市长为什么会用这个假案例呢?那就是记者亦或梁副市长为了用它来说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下的读书难、择校热等真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现在已经进入贫穷差距明显拉大,城市新生一代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时代,进入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时下,为下一代不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第一选择”,于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成了“香饽饽”,即使数以万计的择校费、赞助费,仍挡不住家长对优势教育资源的抢夺,大量学区外学生拥入其中优质学校学区,导致学校内班级膨胀、学校外交通堵塞,多名学生落户公厕的冷嘲热讽开始出现、流传……

饱受读书难、读书贵的人士情绪超越了理智,把讽喻作品当成了生活真实,个别记者道听途说就做起了文章。读书难、读书贵的问题一天不消除,教育(资源)公平一天不成为现实,学生落户公厕的假新闻就要传多久,假案例就要举多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