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柄指乙好观星(一)
(2022-04-16 20:22:45)| 分类: 学生小说评论和作业 |
杨皓
清明夜晚,是再一次观星的夜晚。上次天狼星遗憾未观见。这次早早便到临文西楼前的空地,等待老师为我们讲解。
星星,宇宙规律存在的载体;而且分布的轨迹,更蕴含着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淮南子》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风至。”斗指乙,是说北斗七星中,其玉衡、开阳、摇光组成的斗柄指向东方,传统历法以此定义清明。“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可惜今年清明时节并未雨纷纷,天气也没有什么让人感到春天来临的感觉,倒是有些不正常的热气。这让我思考现代环境问题会不会带来我们对天象解读的更改呢?未来即可鉴定。
星星在天空中忽明忽暗,看得我眼花缭乱,若不是老师一一指点,我大概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其中的大角星那么闪耀,让我一眼就看到了它。大角星,其名取自形似北方苍龙一只角之意,老师说“古代星占学家认为,当大角星比较暗淡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天下有忧。”但今夜的大角星这么亮,这么可爱,是不是也在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当前国际局势如此复杂难辨,希望在此中国能度过一劫,从而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重新到达世界民族综合实力的最高峰。
星星闪呀闪呀,看着没动,其实不知已经运行了多少万里。我们每天做的这些事情,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看着也无伤大雅,但是不知道其中对于我们整个人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看着星星,我陷入深深的思索。这种静静观星的日子,大概不知道再过几年还会不会有。
斗柄指乙好观星
胡绮
淡烟疏雨清明日,飞絮落花游子心。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迎着微拂而过的晚风,在校园一隅的草坪上,我们一行人在疏老师的号召下仰首以观春夜的星空。
在特殊的节气点,星空也呈现出相应的自然的神奇变化。顺着老师的指向,我们找寻到家喻户晓的“北斗七星”。虽说这一星象“颇负盛名”,我却从未仔细去探究过其中的奥义,止步于“指北”“斗形”“七星”的浅层印象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才理解了其更为具体的价值和作用。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又因形状曲折如斗,故而得名。《甘石星经》有云:“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天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二十四节气就是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的。《鹖冠子·环流篇》说得最为明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每转动15°为一个节气,观星是时,遇逢清明,空中便呈斗柄指乙之象。《淮南子·天文训》所记载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当其在空中化作具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着北斗七星的勺柄向外曲线延长,我们看到一颗非常亮的星,根据老师的介绍和观星软件,我们得知这颗星叫作大角星。《晋书·天文志》:“大角者,天王座也,又为天栋。作为春夜星空的第一亮星,我见其颜色黄里带红,非常醒目。大角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特殊的地位,正是因为它与北斗七星关系密切,是斗星指示方向的标志。《史记·天官书》有称:“昏建者杓”、“构携龙角”、“大角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正是古人用斗杓指向确定时节的明确记载。
一年春景又在时节流动中慢慢逝去,却因客观条件所限无处追寻,心中难免有辜负春光的惜春之憾。然虽不能“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清明之夜,聚一行人,观春夜之星,或许亦不失为一种将春时留驻的好方法。我抬头观赏着,心念:原来,春也在天空中款款而过,留下熠熠的痕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