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课笔记(六)
(2022-04-16 19:37:41)| 分类: 学生小说评论和作业 |
草木盎然春气暖,胜日寻芳龙河园
“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等级较为森严,从皇帝到平民的墓葬要用树木的种类分出等级,通过坟头上分别栽种不同的树种来彰显墓主人的身份,而士大夫的坟头种植栾树,于是栾树便成为了士大夫的象征,被人尊称为大夫树。这次我们都在主教楼南门集合,疏老师从一颗球柏中间拉出一株小树,这是老师之前上课讲过的大夫树,他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好好读书,以后若是成为国家的干部,就能像古代优秀的“大夫”那样,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人民除忧解困。
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图书馆旁边,我们看到几棵最近才栽种的树,树干光秃秃的,外围有一圈翻新的土壤,疏老师告诉我们左边的那棵叫樗树,又叫虎目树,这种树在外面通常论斤收购,比较便宜,做不了房梁的它们一般用来生火做饭。右边的那棵是泡桐树,在现今的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到处都是亭亭的泡桐英姿,那是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人们种植的,一棵棵泡桐就承载着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直到今天。时间冲不淡焦裕禄精神,冲不淡一个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的无私奉献,这无疑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个人敬仰和学习。一看到泡桐我们便想起焦裕禄,我们校园里现在种下这棵树,无疑会给予安大学子精神上的鼓励,激励我们努力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的人。
在穿过生化楼背后的大路走上一段弥漫着泥土香气的小道后,人不能并排,只好前后排列组成一条长龙。偶有学生落伍,疏老师便驻足路旁,一边为我们讲解高悬的二球悬铃木的果实,一边等待后边的同学赶上,大家聚到一起,互相照应着,学习新的植物知识,其乐融融。走过鹅池,我们看见路边有一群勤劳的小天使在斜坡边的花瓣上精细地采着花蜜,盘旋几圈后便轰的一声飞向了远方。常在池水上从流飘荡的大黑鹅似乎觉得春天岸上的景色煞是好看,带着一副憨态可掬的脸色在岸沿边踱着步,但就是不肯朝我们这边来,应该是对一群拥过来的人们怀有胆怯吧,但毕竟有人带吃的过来,不管多少它也是愿意见的,但很快自己玩自己的,不理睬游人,或许是它生性高傲吧,但这样一来我们只好自讨没趣,继续去欣赏生机勃勃的植物了。
记得我们离开的时候,鹅池边黄梅戏研究中心的别墅背后那株含笑开的还不多,春夏之交就要到了,即使花蕾不尽开,但依然能在尾声处阅尽人间春色,我想,这也许就是这种花的命理所在。其实每一个植物就像一座城堡,背后蕴藏了丰富的故事,这故事有生物学的、有历史学的、有美学的,更有文学的。走进大自然,让文字与生命零距离接触,参透其中真味,亦足以让我们踏万古山河,铸不朽人生!
自然文学课笔记
小组成员:张思琪,杨皓
撰文 杨皓
去年这个时候,我与我的好朋友外出去“四季花海公园”看郁金香,真真是百花郁茂,百草滋荣,阳光暖暖,无限逍遥,惹人心醉。而今年,即使龙河院内也有些怡人风光,但真的是无心观赏,无暇细看。今日,感谢疏老师带领我们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大致绕着校园花花草草繁茂的地方细细观赏了一番。我们不仅陶冶了性情,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先是在主教南门集合。太阳真毒,我默默缩进伞下。嗯,此处有秋榆树,火棘,乌桕树。踏着草坪,走向逸夫图书馆,私心突然感觉校园变的亲切可爱起来。草地中央有毛泡树和虎目树。图书馆花坛里有三色堇,老师说因为这种花全身加在一起就有三种颜色,无论红黄花瓣。南门旁的草丛有几丛花叶,老师教我们辨别蔷薇与月季。月季月季,一月一季,而蔷薇一年只开一次。真是涨知识!走到南门正对的花坛,我们看了美女樱和银叶菊,东边的草坪上,草地里缀有点点黄花。栀子花黄了叶子,旁边还有喷雪花。地上车前草不仅有本土的,北美传来的也有,不过外来的这种叶子上有毛。前面又有一棵乌桕树,我们没有认出来,老师脾气真好,说多重复几遍就能记住了。
在前面的路旁,有开了花苞(棕鱼)的棕榈树,金丝桃;在前面的林子里,英国梧桐结了黄色的雄球花序,黄鹌菜也长出来了,附近还有几株飞蓬,还有红红的蛇莓。老师问我们龙河院里有多少棵英国梧桐呀,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说,有位学长之前数了数,说108棵,还写了个话剧。啊!真是雅士呀!我这样想着,正有以后也来模仿模仿的意思,却被一只黑脸噪鹛引开了思绪。前面又有跟油菜花近似的萝卜花,还有白色的豌豆花;还有从来没见过的大巢菜,五片云;也有没注意过的含笑树,苦茶槭。鹅池上浮着白茫茫一片,我还以为食堂的油漏了,啊,原来是柳絮。哈哈哈,真是好笑的想法。
走得太累了,后面也没有仔细听仔细记。体力不支如何搞革命?慢悠悠跟在人群中,我想着中午吃些什么。耳边隐隐约约听到老师在讲飞完柳絮的果序壳,八角金盘,马兜铃,石楠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