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名指》(3)(原创纪实小说)

(2007-09-29 15:45:00)
标签: 雅琦  小说 
 

《无名指》(3)(原创纪实小说)

作者:法提麦·雅琦

      思雨的叙述常常因为泪水与哽咽断断续续。但我很少插话。聆听她的故事,就像走进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兰花地,作为一名听者,你只有站在路边品味,绝无下田践踏的道理。就算是花丛中偶尔夹杂着蒿草,你也必须视而不见,这样才不会破坏讲述人的心境,鼓励她将故事完整讲述完毕。思雨回头看了我一眼道:“这会耽搁你许多时间。”我回答说:“朋友有心事都愿意向我倾诉。”我将“朋友”两字咬的很重。思雨显然被感染:“谢谢你把我当朋友看待。”接着,她便敞开心扉,把她和她与他的情感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2005年,我刚好十五岁。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十五岁,意味着我彻底告别了童年、幼年和少年,向着青年的行列迈进。当然,家长们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称之为少男少女,可事实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自己都早已不把自己当孩子了。一些专家将现在孩子成熟早归结于物质生活条件好,也就是说吃得好,发育快。这也许是有些道理。但我觉得生活环境更能促进孩子发育成熟。

      我在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很有名气了。当然,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妈妈的一个朋友在广告公司工作,一天,她来我家玩麻将,一眼盯着我就不挪步了。好一会,她才将我抱起来,当众对大家宣布,她将把我变成人见人爱的天使。我相信当时人们并未在意她说的话,哪个大人不夸奖朋友的孩子长得好、人聪明呢。可是没过三天,那位阿姨就实现了她的预言,在一个很大的摄影棚里,我不断地更换一套又一套儿童服装,整整拍了一个下午,直到拍照的叔叔喊手指头疼痛,这次的广告拍摄才告一个段落。

      不久,北京大街小巷广告牌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和《京报》、《信报》等等无数报刊杂志铺天盖地刊登了我做模特的儿童时装广告。用你们大人的话说,我一夜成名了。不过妈妈说,那次广告公司只给了一千元劳务补助。

      不出那位阿姨所料,接下来,找我拍广告的广告公司和厂家、商家几乎将我家门槛踏破。妈妈是个很精明的人,开始与对方讲价。可是这并未阻止住那些执意要找我的人的脚步。后来,我还应邀参加了三部儿童影视剧的拍摄,并在剧中饰演小主角。这种忙碌的日子一直到我上小学二年级,因为我更换牙齿,脱了“相”,那些追逐我的公司与商家才摇头止步。

      我拍广告和影视剧挣了些钱,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当时正赶上国企改革,许多工厂要么倒闭要么被兼并。我父亲工作的那家五金元件厂被彻底改掉。下岗后,父亲一度闲置在家,妈妈见父亲无所事事,酒喝的一天比一天多,便咬咬牙,将我拍广告和影视剧挣的五十余万元钱给了爸爸。爸爸很高兴,注册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那时北京的房价还相当平稳,房地产商也没有现在这样暴利。因为经营不善,父亲只做了一年不到,就将公司兑掉。好在本钱还在,于是,他就与俄罗斯一名商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专门给俄罗斯转运中国的货物。大约是挣了钱,父亲不但常常去俄罗斯各地行走,而且脚步逐渐向东欧、西欧一些国家迈进。逐渐地,父亲回家的身影越来越少,到后来一年也难得见他几次。妈妈一位同样做生意的朋友告诉妈妈,说我父亲与一位中俄混血女孩好上了。

      妈妈的反应十分平静。但这并不是她认为无所谓,而是她将全部怒火都埋在了心底,等待时机爆发。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父亲则是来自河南的一位普通农民。大学毕业后,父亲留在了北京,并进了那家国营五金元件厂做了一名技术员。父母的相识可算是一段奇缘。爸爸的单位和妈妈的单位同时组织职工到河南省焦作市的云台山旅游,因为同是来自北京的旅游团体,两个陌生的群体很快有了些交往,父亲的老家就在焦作,所以故地重游,十分活跃,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在一天夜晚的篝火晚会上,爸爸的活泼潇洒与妈妈的优美舞姿成了那一夜众人艳羡的焦点。如果仅是跳舞,相信这段姻缘未必会有什么结果。后来,在游览云台山一个很奇特的风景点时,两个旅游团成员已经混合起来。爸爸的能言善辩吸引了不善言谈的妈妈,他们两人的脚步越走越远,渐渐脱离了大队人马。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我的父母隔绝在一块小小的山崖上,洪水在他们身边肆虐。他们两人虽然都有手机,但山里没有信号。呼天不应,叫地不语。雨后的夜寒将妈妈推向了爸爸的怀抱。他们就这样相拥着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救援队及时赶到,他们才提心吊胆却又惊喜异常地回到众人身边。

      爸爸的甜言蜜语,俘获了妈妈焦渴的心扉。第二年秋天,他们爱情的结晶我就诞生了。而我的到来,却又最终促成了这对情侣劳燕分飞。那年妈妈刚刚三十出头。但是她却无情地将爱全部给予了我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独身至今。

      爸爸自从与那位混血儿相识,从逐渐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有人说他加入了俄罗斯国籍,成为名噪欧洲的国际倒爷,也有人说他早就去了美国,获取了绿卡。还有人说,他在捷克斯洛伐克黑帮火并中丧生了。因为我对父亲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所以也很少打听这些事情,妈妈更是痛恨我提起爸爸。

      我就这样与妈妈相依为命,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当我读完初中,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市一所人人向往的高中时,才第一次见妈妈露出幸福满意的笑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前,我读书,我用功,都是为了妈妈,为了给妈妈争气。

      高中生活是学生时期最紧张忙碌的,同时也是少男少女生理和心理承受压力最大时期。我像怀揣两只兔子,见到帅气一点的男孩子心里就跳个不停。有人说,男孩子看女孩子,首先瞄准胸脯,其实,女孩子更关心女孩子的敏感部位。随着我的胸脯一天天鼓胀,我对结交男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可是,由于有母亲在耳边不停地警告,我只能使劲压抑自己那跳的越来越厉害的心。然而,这一切只持续很短一段时间,随着一名男生的到来,我的心潮像决堤洪水奔涌而出,一泻千里,任凭任何人任何力量也休想将它阻挡!

      那是高一刚刚开学不到一个月的一天早晨。班主任李丽珍老师带着一个男孩子走进教师,向已经坐定的同学们介绍说,这是刚刚转学来本班就读的卓非同学。我当时坐在后排,没太看清楚这名新生的面目。不过,自从他随李丽珍老师跨入教室,就引起男女生小小的骚动,几名不安分的女生甚至发出啧啧的惊叹。我也想努力看清楚,但无奈太远,加上我眼睛有些近视,只能感受他的轮廓。难怪同学们惊讶,这家伙至少有一米八五,因为他比站在他跟前一米六五的李老师整整高出两头。不用说,一个字:帅!两个字:特帅!三个字:帅呆了!

      下课后,同学们有意无意走到这名叫卓非同学面前,都想看看庐山真面目。我没有像琼瑶小说里说的那样躲的远远的角落偷偷窥视他,而是大大方方地走到他面前,伸出了我的手,道:“我叫林思雨,本班英语学习委员。你很帅气,不过希望我们以后一起学习时很和气!”

      卓非被我的直言快语搞得有点不知所措。他伸出他那拙笨而又十分修长的手,象征性地与我握了握。当他的目光正视我的时候。令我看到了一种异样的表情。有慌乱,有吃惊,同时也有那种男孩子常有的不屑一顾。你们大人管这叫矜持。而我们孩子将这叫装蒜!

      没几天,卓非的“档案”就成了全班人人熟悉的嘴边资料:卓非,外号阿非。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郊区农村;父亲亡故,做古董生意的母亲带他闯荡北京,先后就读北京多所学校,都因好打架斗殴被学校劝退。此次来我校就读,是他母亲出了高额赞助费使然。

      卓非没用几天,就让同学和老师见识了他那传说的本性。在高一和高二年级举行的一次足球体育对抗赛时,他一膀子将高二体育老师扛出七八米狠狠地摔在地上。可是他瞅都没瞅一眼,继续带球,并连过五六人最终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掌声中人们突然发现体育老师还躺在草地上,裁判令卓非将老师扶起来。可是卓非却不肯,还犟嘴道:“自己能起来,为什么要人扶?!”那老师的确伤的不重,但是被学生撞倒,总希望学生把他扶起来挽回点面子。

      班主任李丽珍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将卓非叫到办公室训斥一顿。可卓非到最后也没认错。像卓非这样倔强的男孩子,不但会吸引一些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就是平时性格较懦弱的男孩子,也像找到靠山一样,很快围绕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气候。虽不能说呼风唤雨,但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还是绰绰有余的。

      校长的外甥秦百顺,比我们高一年级,在卓非来学校之前,是人见人怕的“酝酰蛩枨疾桓宜蹈霾蛔郑墒撬永疵换构Q@锛父鲂;兜呐⒆樱汲闪怂牧晕铩N业叫2痪茫腿盟男⌒值苊浅雒妫胛胰ジ杼⒁棺芑嵬妗1晃揖芫螅惴懦龇缋此担僭缫梦宜赖煤苣芽础

      这天晚上上完晚自习,我刚刚走出校门,骑上自行车正往家走,突然从我背后上来六七个骑自行车的男生。我认识他们,都是与秦百顺一个班级的。在他们的裹挟下,我被挤进一个胡同。

      我气愤地跳下自行车,正掉头回走,迎面走来秦百顺和他的两个小兄弟,将路口堵死。我大叫:“你们要干什么?!”秦百顺淫笑着:“臭婊子,给你脸你不要脸!老子不给你来硬的,你永远不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他说着,一只手抓住了我的肩膀,另一只手便向我的胸脯抓去。我还要大喊,可是,他的几个同伙已经用毛巾将我的嘴死死捂住。

      扔掉自行车,我双腿乱踢。但这似乎更刺激了秦百顺的兽性,他狂笑道:“”漆套樱揖筒幌嘈胖品不了你,一会儿你他妈就不乱蹬乱跳了!”说着,他一把将我的外衣撕开,我绝望地睁大了眼睛。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