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原创)

(2013-09-13 11:17:01)
标签:

育儿、亲子

育儿

分类: 亲子互动

http://s2/bmiddle/48b4fee5gx6CCbeNKV301&690
                   (文:阿渺罗文娟 图片摘自网络)
    网络暴红句: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最近听到这句话,是一位处于咨询洽谈阶段的母亲的最初的疑惑。

她自己的性格本身就不喜与人交往,后来,因为丈夫工作调动的关系,她带着儿子从小县城来到广州,她说,举目无亲,更何况小区里的邻居,比广州的夜晚想看见星星还难。

孩子是一年级转过来的,她和丈夫一商量,把孩子送到了离小区较远的贵族学校,所以,平时孩子也没有要好的同学可以放学后一起玩。据老师反映,孩子和同学很玩不来,很容易就吵架并打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才开始使用“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这句话的。这位妈妈刚开始的疑惑是:儿子不是没有玩得好的伴么,为什么总说这句话呢?紧接着,妈妈就开始紧张:因为孩子一有机会就用上这句话,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适合不适合。比如,她给孩子多吃半碗饭,孩子也来一句:妈妈,这饭我吃不下,太多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其实,孩子之所以一有机会,就用“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因为这句话让孩子有力量感,这个句式,让他假想了自己有小伙伴,并且,小伙伴和他怀着一样的感情。

所以,孩子会一再的重复这句话,并且一有机会就用出来。

我问妈妈,你试着感觉下“我不喜欢”和“我们不喜欢”,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妈妈沉默了会儿,在电话那头哭起来了……

 

由于国内独特的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的相对应情形,孩子有小伙伴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孩子常见的生活作息规律是:上学,放学,兴趣班,再放学,回家,电视,电脑游戏。

对于这个情况,我只想说:这不是人类小孩得以健康发展的生活规律。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要慢慢融入社会的过程。这种与其它人接触的学习,比学习“aoe”和二元一次方程式要重要得多。

在自体心理学里,支持一个人比较健康地发展的三种关系中,一种就是孪生客体,通俗地讲,就是小伙伴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国内育儿环境里,人类的三种关系中有两种都被人为的限制了:父母如此繁忙,很多都是三口之家。所以,小伙伴的重要性,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我在曾经的博客里,讲到了小伙伴间“合理冲撞”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过程。(孟迁博客里专门谈到了这个)

今天讲的是小伙伴的另一个重要性:对父母功能不足的孩子,小伙伴的作用。

 

我的女儿在绘画方面显示出了比较好的天赋,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家里也没准备绘画的工具,3周多时,女儿的一位小伙伴来家里玩时,画了只连笔的兔子,女儿非常喜欢。也喊着要画画,这样,画画的天份就被这位小伙伴给挖了出来。这个例子,就明显展示出了小伙伴对发现孩子窗口期的作用。

 

我的一位来访者的孩子没事就想着玩电脑,如果没管他,一天可以玩十几个小时。在咨询后,有意识地加入了小伙伴,尽管还会和小伙伴一起玩电脑,但明显增加了其他活动,比如约了一起游泳、踢球。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因为有弟弟,他们玩什么,我也跟着玩什么,而我玩什么也带着他们一起玩,这样,我小时候就围棋、军棋、讲故事样样皆会,而这个讲故事的功能,在我长大后就变成了写作的能力。这就是兴趣的互相点燃,而小时候一个孩子的人生的丰富呈度则预示了将来这个孩子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人生的开阔与丰富呈度。

 

在我家里,我对女儿相对比较宽松,我家女儿对我有不满时,有时候会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唱出来。有一天,我的一位女伴的孩子来到我家,不小心听见了女儿说爸妈坏话的录音。我看见9岁的小男生羡慕极了,一副“居然还敢说爸妈坏话,还录下来”的样子。然后那个下午,两个孩子研究了好久的录音骂人。

这个孩子很喜欢来我家里玩,强烈要求来,每次来都要玩录音游戏,过了一阵,女伴说,我儿子来你家学坏了,会顶撞我了,不过,总比原来我说什么,他都答应却都不做要好多了。

这个例子,则说明了孩子得到支持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性格偏执的父母。如果有小伙伴,孩子至少有了个“吐槽”的地方。

这是非常重要的,极端的例子:在集中营里,为什么许多人能够怀着希望坚持下去,而不会马上崩溃,就是因为了人与人之间在患难时的互相帮衬和支持。

而希特勒的全优却疯狂的人生,恰恰是对精英的孤独教育的最大讽刺。

 

所以,每每看见现在的孩子孤独的作息表,我都蛮心疼的,给孩子们一个可以欢声笑语,呼朋引伴的童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