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L妈妈: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宝贝(原创)

(2013-08-19 08:49:40)
标签:

关系

育儿

工作

分类: 亲子互动

http://s11/mw690/48b4fee5gx6BY8M4vJoda&690

          (文:阿渺 图片摘自网络)

又到暑假,随着气温的上升,暑假班也跟着火暴了。

一个私人幼儿园外,一名刚报完班的妈妈说:“有什么办法,都要上班的,孩子没人带啊。”

边上的妈妈听了感同身受地直点头:“孩子都爱玩,父母都是朝九晚五一族的,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回头想想,很不是滋味,就象我有一篇博客写的,我们拼死拼活地上班,还不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可是,现在好象上班比生活更重要了。想起我的一名来访者小娟(化名),在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咨询与自我成长后,突然发现,她所讨厌的,都是曾经在母婴关系中,竞争了她的母爱的事物。

比如,勤劳。

小娟的母亲嫁过来后,因为是小门小户嫁入大家族的,所以,为了巩固地位,不让人看轻自己,她的母亲在无意识当中,捡起了勤劳这个武器。据说,刚出月子,母亲就开始下地,白天给孩子吃米糊。而晚上,为了第二天能有精力下地,继续给孩子吃米糊。

所以,小娟从小就是一个特别讨厌勤劳的人,长大后,她其实是非常希望领导欣赏她,希望展现自己的风采,但是,对工作她总克制不了讨厌,在迷迷糊糊中,她觉得工作是“不得不做”的事。

 http://s12/bmiddle/48b4fee5gx6BY8PorKXbb&690

在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原理,在最初的母婴关系中,挡住母婴的关系建立的事物,将成为孩子一生都有可能无意识地排斥、厌恶的;而促进母婴关系的事物,将成为孩子所喜欢和追寻的

而在母婴关系中,从月子里的几乎真空,只有母亲与婴儿的关系,到双方必然的世界的扩展,必然会慢慢地引入新的关系和事物,这也是婴儿慢慢地社会化的要求。

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母婴关系中进入的事物,是挡住母婴关系的连接,还是促成和维护母婴关系,其实是由母亲对新加入事物的态度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同样在工作的母亲,如果她有能力认为工作滋养了她、如果认为工作给了她许多物质上的自由,使得她有能力、有物质基础来养育孩子,那么,孩子会跟着感谢工作,并且认为工作是对他有利的,会配合、协助妈妈。

 

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因为我所接触到的OL母亲当中,包括我的来访者,几个亲子群、亲子社区的父母们,一谈到工作与亲子的关系,都觉得工作象是黄世仁。

话说到这,其实哪位妈妈都希望引入母婴关系的,是鲜活的,受欢迎的,对关系有助益的事物,哪个母亲都希望自己有能力从助益这个角度来看待待问题。

同时,这些能力,上哪去了,或者说,勤劳勇敢的中国女性,为什么在育儿时,就变得没有能力了呢?

因为,中国女性,确实是累的,放眼全世界,累的级别排前十也不为过,就象一个段子说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综上所述,有几个妈妈在一边是工作,一边是母爱的天性面前,能够淡定自如呢?

也就是说,中国的女性,身上的现实担子就很重的,再加上成长中的的问题,以上重重,造成了一名母亲还同时是工作者时,她就没有能力把工作看成是生活的助益。

在重重心理盘剥加现实盘剥之后,等到她育儿时,拿什么来爱孩子呢,几乎只有一颗对孩子的内疚心了(内疚不仅仅是育儿大敌,几乎是所有关系里的大坑,这个放在以后的博文写),然后在内疚心的压榨下,不断地榨干自己,孩子就带着内疚长大。长大以后,碰上了几乎有“杀母爱”之仇的工作,大家觉得,孩子可能爱得上工作么?

http://s8/mw690/48b4fee5gx6BY8Sj9STb7&690

OL妈妈贴心育儿招

1、首先,你是人;然后,才是母亲;最后,才是工作者。女性来到这世间,是来被爱与爱人的,别把自己当成圣斗士和梅超风级别的人物。

2、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别随随便便就当妈了,记住,你生下来的,不是拖油瓶,是一个等着你来爱来呵护的小天使。

3、自己带孩子,特别是最初的一年。

4、如果你在产假满6个月后工作时,对孩子有内疚感,敢紧清理。建议有随时可以联系的咨询师。

5、三岁内的孩子,争取做到,父母是首位抚养人。

6、如果你是一名女性,在初入职场时就讨厌工作,那敢紧清理,方法中比较可行而且有成效的是找专业的咨询师。

7、明白寻找支持,不但是名正言顺的事,而且是利家利娃、利国利民的事。你不说你累,谁也不知道你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