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爱关系回家 |
分类: 亲子互动 |
http://s3/mw690/48b4fee5gx6BJR71mrUa2&690
这是育儿当中的常见场景,今天就说说我怎么对待玩儿高兴了不愿意回家的宝贝。
第一招:有备无患
平时出去玩,我都和小乖(偶家女儿的小名,偶小时候叫老乖,汗一把)约好了相应的时间点。
设定几点回家时间,如果能够和孩子商量,由孩子来定,就更是妙事。
小乖2岁多,还长得愣愣的时候,我就习惯于蹲在她面前,牵着她的小手问,是玩到三点回去,还是三点十分。
其实孩子不理解时长,对时长是完全没概念的,但是,孩子明白你的尊重,会非常乐意选择。她会问:“妈妈,哪个多点,我要多的!”
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怎么办?有个办法:我告诉孩子:“妈妈会忘记时间叫你回去啊。要不,叫手机带我们回家?”用手机录下来宝贝说要几点回家的话。然后设置手机闹钟,当时间到时,闹钟就响起了小乖自己的声音,一方面周围的伙伴们觉得新奇,转移了玩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孩子会觉得这是她自己约定的,非常乐意回家。
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直接提前一天制定第二天的计划了。特别是周末,我家采用全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综合的办法。孩子会明白,妈妈时间、宝贝时间和全家里时间都很重要。
http://s13/mw690/48b4fee5gx6BJRtwfpy5c&690
平时孩子玩时,如果没有事先约好多久的,我会预计一下时间,比如打算还有半小时回家,这时候就和小乖商量,是20分钟回去,还是25分钟回去,她到4岁时,会假装狡猾地说::“妈妈,这次我要28分钟回去啊。”
搞定!然后等到快20分钟时,我会再提醒她说,还有8分钟啊,加油玩!
小乖玩得汗津津的,拉着嗓子对着小伙伴喊:太好了,我还有8分钟,敢紧再玩会啊。
然后时间到的时候,孩子一般意犹未尽。
我会说:“实在是太好玩了,是不是,下次我们还来玩5次,还是6次”。
她会非常高兴地说:“再来玩十百八千次。”(她认为十百八千次是最多的)
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头还会总结一把怎么玩好玩,以及下次的打算。
第三招:见招拆招
http://s9/small/48b4fee5gx6BJRvU2G488&690
有时候,在约定的时间内,妈妈突然有事了,周围也没办法请人帮忙照看的情况下,这时候就得提前回家怎么办?
有一次,我的一个来访者要紧急咨询。我想了想,约了半小时的时间,然后马上跑到小乖面前,蹲下来,和她商量。
“妈妈的一个来访者发生了特别的事,需要妈妈支持,咨询会在半小时后开始,一定要在20分到家,你还有空玩5分钟或者10分钟。”在这里,要特别有尊重而又明确的态度,也就是心理学里所谓的温和的坚持。
小乖当时告诉我说,那我们早点回去,就7分钟吧。
非紧急时:宽容的抱持
我特别感谢孩子的支持。同时,这也与我对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比如,有时候特别好玩,玩伴特别多时,尽管约好了时间,当时间到时,我和小乖还会商量下:今天约好的时间到了,同时呢,回家没有特别重要的事,那就多玩20分钟还是25分钟。
所以,有时候小乖特别想多玩会,她会在时间到之前几分钟跑过来问我:“妈妈,今天特别好玩,我非常想多玩会,你有急事么。”
看着孩子红扑扑而又认真的小脸,我会想清楚有没有急事答复她:“嗯,这么好玩,特别想多玩会,是吧!”
小乖把头点得象鸡啄米一样,眼睛闪着快乐的光芒。
我问她:“那你打算再玩10分钟还是15分钟,妈妈都可以。”
在这里,小乖明白了约定的弹性与我对她的支持和爱护。她深深地明白妈妈是理解她的,比如去春游时,如果妈妈表示,这么好玩,下次再来。孩子会觉得特别有希望,快乐不是一次性的,不会绝望。自然不会想用不回家来无限延长时间了。这时候孩子也会特别理解妈妈,会支持妈妈。
在这方面,我有个同伴,特别重视约定,表示约定了不能更改,我就想起了尾生抱柱的故事,虽然很多人感念他的遵守约定。但是,我从来认为,约定是为人服务的,如果没有事,又确实特别好玩,为什么不再延长点呢?
拖拉时:拟人化
有时候,家里也没什么要事,而爸妈又确实累了,孩子又确实想多玩会。
可以拟人化的对待孩子。
比如告诉孩子,宝宝,妈妈累了,商场也累了,都打瞌睡了,跳跳球困死了,还有什么想睡觉啦?如果在野外,可以说:小鸟回家了,小鱼回家了,小鹿回家了,还有什么回家了?
孩子很多时候会跟着这个思路说下去。
如果孩子不顺着思路说下去,妈妈的温和的坚决就发挥作用了:“你是不是还想多玩会,这样吧,要不我们下次早点来玩,早上商场刚刚睡醒,我们就来了,怎么样?”“下次小鸟还在做梦时,我们就来这儿玩了,可以玩一整天啊!小鸟会不会以为在做梦,又梦见可爱的小乖了?”
http://s4/mw690/48b4fee5gx6BJRyEjezd3&690
其实孩子如果是特别不想回家,真的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不想回家,是不是家里与外面反差太大了;或者说是出去玩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其实不是把孩子拘回来,而是看看自己和家里,有办法变得更好玩么。
还有些孩子,是因为太少出去玩了,平时在家就象坐牢一样。哪只鸟儿喜欢回到笼子里呢?我见过一个一直离开出走的孩子,后来他对我说心里话:我其实就觉得外面比家里好,反正走一段,又会回来。
具体说来,在孩子玩高兴了不肯回家方面,家长的处理与孩子的反应,更多的显示出了孩子所受到的支持与爱的品质。总体上,不管用了哪条计,共情与倾听,支持与表达需要,宽容地抱持与温和的坚决,都是家长真正要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