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手记:为什么,我们的选择这么艰难?(原创)

(2013-06-27 17:25:13)
标签:

自我成长、选择

育儿、亲子

育儿

http://s4/mw690/48b4fee5ge01f778d90f3&690

                          (阿渺原创)

场景一:初春,朝雨后,孩子3岁,要下去玩,只穿了件薄外套。出门前,妈妈连忙拿了件夹袄追上去,嘴里说着:“不穿衣服会感冒的,要是感冒就要到医院打针,你上次扎得手肿得象馒头!!”

孩子不肯,挣扎着出门了。跨出铁门一步,妈妈一把抓着孩子,强行把孩子的左手塞进了袖口:“快穿上,你看门口风这么大。”

孩子气馁而配合地伸出了右手。

 

场景二:孩子高考,选志愿。孩子说,我想学画画。

爸爸:“画画养不活人,你看邻居小海,学了画画,现在考了三年公务员,都没考上。”

妈妈:“女孩子学画画,整天弄得身上脸上都是油彩,我不同意。”

 

场景三:孩子长成了漂亮的姑娘,一家有女百家求。

妈妈:“不要和小王来往得太多,他家里爸爸下岗,妈妈是卖茶叶蛋的。”

大姨:“我们单位新来的小林好,文凭高,人斯文,你看,大姨单位福利多好啊。”

 

在以上一系列的场景里,有一个共同点,这篇文字,也是写给我的一名来访者的:为什么,我们的选择,这么艰难?

从小开始,当我们选择时,就没有人能够问问我们当时的感觉,而是根据过去的“生病”,邻居的失业,物质的占有量……来进行比较。

当然,在选择时,一定是会有比较的,而这些比较中,外在的东西,占得太多了。而在外寻中,又没有发展和动态的眼光。

比如,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体质是偏热的,没有考虑到小海考公务员考不上,五年后,他可能成了自由创业的老板,没有考虑到小王以后的发展。

我们在一个选择里,压上的东西和指望太多,超过了选择本身所承担的意义,有时候,好象一个选择,就能决定了人的一生。

当然,这是非常符合中国的实际的,确实。问问所有的父母,看看当前国内的现实:户籍制导致的对高考资源的瓜分,职业的终生性以及流动性的困难,单位负责一辈子,收入的畸形分配。

这些,已经感同身受地进入了我们的血液与心理结构中。这就是中国人的匮乏感,我们对温饱,对物质的渴望,转换成了我们在选择时,对选择的束缚。

而这里面,没有一丝,是与感受有关的,感受本来是一个生命按照生命本身的渴望自由引导选择的过程。

现在却成了可有可无,并且在与其它条件相冲突时,最先被放弃,甚至被视为敌人的一种物质。

如果比尔·盖茨生在中国,相当于在中国的北大退学创业,这太不可思议了,中国的父母,是不可能让孩子这样干的。

如果乔布斯生在中国,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可能是多个山寨机的研发人员,算是挨T业的一分子,而且收入算是丰富。

所幸,他们在人生的选择中,跟着自己的心走了,跟着自己人生最大的渴望走了。

为什么,我们的选择,这么难?

也许,我们跟着感觉走,会错,但是,这是属于我们人生的错。并且,我相信,不会一直错下去,这是内在生命的调校过程。

同时,我们跟着条件走,我们也许会过着“正确”的生活,却从来都隐隐地明白,我们的整个人生是“错误的”。并且,用一生,进行自我挫败。

TPS:有孩子的爹妈么,当我们认为孩子怎么怎么时,停下一秒吧,蹲下来问问孩子:你的感觉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