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之我见:倾听如何“倾”(二)(阿渺原创)
标签:
365咨询师、咨询关系自我成长倾听杂谈 |
http://s4/mw690/48b4fee5gde600d07a5f3&690
今天就试着抖开这个包,说说我所认为并且进行的倾听。同时,我觉得倾听其实是可以作为一种处世的态度,不仅仅用在咨询当中。
倾听,在语法结构里,是偏正结构,中心词是听,修饰词是倾。许多人都会认为,不就是听么,听他说什么就行了。
而我认为,整个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倾听的过程,我们的回复和澄清,解释与表达,各种技术的使用,其实都是为了更好的听,更“倾”的听。然后通过倾听,看见这个人。
一、
倾听和神入,是伴生关系,倾听,才可能带来神入。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去“倾”听呢?
当一个人说话时,这样一个人为什么选择和你说话,有可能是你的什么吸引了他?
因为什么是现在选择和你说这样的话,和当前的语境有什么关系?
因为什么他选择以这样的字句结构来组织他的意思,和他平时的日常状态有什么关系?
他选择这样的内容,与他的渴望有什么关系?
而他的渴望,又是为什么与这样的内容相连接的?
听上去非常复杂吧,这其实就有点象昨天说的种兰花,把兰花的温度、湿度、阳光、水份、泥土的肥沃度、酸碱度给一个个的度量了出来。很累人?
二、
那么,在咨询过程中,如何顺着来访者的语言,到达来访者的生长丛林与原生环境呢。
1、在他的语言中,找到他的想法,听见他想说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说“我实在是太累了”,我们可以明白,他这是在表示,他现在的状态,以及后面可能很想休息的欲望。
2、在他的语言中,找到他的角度和在他学会的在这个世界站立的姿势。
比如,如果一个人说“我实在是太累了”,我们可以明白,这可能表达的是一个通过向外界负责任,藉以生存的模式。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现实重构出一个挑着重担,又一边往前赶的人的心声。
3、在他的语言中,看见他心里,我们所处的位置。
比如,如果一个人说“我实是在太累了”,我们可以明白,他可能曾经千万次的忍住不说这句话,又千万次的说了这句话,同时,一直没有人听见。包括他自己,也没有听见,当他说出来时,我们是他信任的,先代着他听见这句话的人。
4、当来访者说“我实在是太累了”
我们可以回应的角度非常多。
有时候,我可以回“你感觉很累。”“或者回复你觉得很辛苦。”
对于防御性很强的来访者,可以加强外因的回复“是不是因为事情很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样可以显得,累不是他的问题,而是外在有原因的。
如果关系建立得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回复“这么累,其实你有时候是不是想休息会儿。”
如果是第一次咨询就表达出累的人,可以直接回复“嗯”,嗯这个词什么都不表示,又什么都表示,最大的表示是:我听见你的表达了,我在这儿!
三、
“倾”就代表着我们要把自己不断地往来访者的角度和站立的位置靠过去。在一个又一个的位置里,在一个又一个陈述和表达里,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经度和续度,高度与方向,在这里,不管我们分析多少,也不管我们的来访者迂回多少次,只有他的指引,才是唯一的方向,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地表达我们的理解,澄清我们的角度,一次又一次的接近,通过一个个50分钟。
同时。“倾”还表示,无论你倒过去的方向有多远、有多偏,有多拧,你的脚还站在原地,无比坚定。如果脚离开了原地,那么就不叫倾听,就是整个人跳过去了。这里,就需要的是咨询师内在的稳定性,你得有你自己,然后才能做到倾听。
你得有你自己,说的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这是达到倾听的基石。很难,但是必要。
http://s15/mw690/48b4fee5gde6015e930be&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