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2014年初绿地便已经将年度指标定为2400亿,远超万科2000亿,绿地图谋已久,有备而来。如果能顺利拿下“第一”宝座,将对绿地的品牌形象、队伍建设、发展能力都产生积极的拉动,其全国各个项目业绩都将受到提振,从而利好整个集团的销售业绩。
而中国的第一,也是世界的第一,对于着力推进全球化的绿地来说岂非意义重大?同样,对于万科而言,虽然表现并不在于绝对数额,但保持规模老大意义自不待言。就像中海业绩指标一直远高于万科,但这些年提起最大房企大家首选万科。今年恰逢万科成立三十周年,说万科不在乎第一也不现实。面对绿地强劲的追赶势头,争还是不争,竞争就在那里。
数据公布之前,部分市场敏感人士认为,绿地超过万科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万科规模上领先了这么多年,很多人还并不相信绿地在今年就会实现赶超。而多方数据均证实,绿地已是NO1,总结来看,绿地的表现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货量比较大。早在亿翰智库发布中国房企前11月销售业绩榜单时,绿地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前11月销售金额预估达1918亿元,排在房企销售金额头名。万科退居次席,1-11月预万科估销售金额为1911亿元,比绿地少7亿元。最终,12月绿地继续发力,将领先优势扩大。
绿地今年大力对内外供应商做整合,并在企业金融层面运作,这些领域正是绿地的擅长。易居房地产研究发现,从2013年的土地市场看,绿地拿地动作明显比万科大,背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战略扩张态势。此类土地项目也能够转化为可售量,年底前绿地的可售量优势显然是助推业绩继续上行的最大因素。
2、从房企的规模扩张看,绿地对于重点大城市的布局力度更大。拿下“第一”宝座,将对绿地的品牌形象、队伍建设都产生积极的拉动,其全国各个项目业绩都将受到提振,从而利好整个集团的销售业绩。绿地不仅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国内各重大城市积极拿地,对海外市场同样积极布局,目前在澳洲悉尼、美国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拥有众多项目。
3、绿地今年快速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战略。近两年,绿地耗资近900亿元在9个国家投资了10多个海外房地产项目。据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海外收入到2020年占公司总收入超过四分之一。
最新财报显示,开工才4个多月的洛杉矶绿地中心项目首期大都会(Metropolis),310套公寓已经卖出了六成。绿地在澳洲拿地也非常大手笔,和中国另一家地产商升龙集团都在深耕澳洲市场,集团海外资产优良。可以预见,未来3-5年内,海外市场将是绿地房地产板块销售收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地产转型,绿地抢先万科。绿地,三步抢先:国际化、天际线、城市营运。很多人说绿地的国际化步子迈得太大,风险太大。但本质上,绿地的国际化,做的却是中国人的生意,其实是保守的、稳健的。天际线,指的是绿地的城市地标群。比如绿地在咱们南京的紫峰大厦,价值何止翻番。城市营运,超大型社区规划,绿地大盘大规模开发,遍布全国各地。可能受绿地启发,万达也在干同样的事情。
5、绿地深耕南京市场,表现不俗,势必会给南京带来更多的标杆作品
绿地凭借一座全球第七高楼——紫峰大厦,在南京楼市创下了大好江山,奠定了绿地在南京楼市的标杆地位。目前,绿地在南京的项目有南站绿地之窗、滨江国际花都和江北的新项目。此前国际花都首开,即取得9成的去化好成绩,而位于亚洲最大高铁商圈——南站商圈的“绿地之窗”,其LOFT办公和SOHO办公产品销售同样不俗,这在办公市场相对过剩的南京市场很值得关注。
绿地以城市运营商的角度深耕南京,发力南京楼市。作为明年南京楼市的绝对热门板块,绿地进入江北新区,同样吸引众多关注。
3房企队形变化,行业格局进一步分化
回顾万绿两家企业一步步突破的路程,万科已经完成规模集聚开始寻求业务转型,实现新的利润来源;绿地还在不断突破自己,继续扩大规模。未来一段时间内,万科、绿地双巨头引领行业的房企格局难以被打破。
从2014年整体数据来看,房企梯队进一步细化,前十企业中就分化出三大梯队,绿地、万科领跑,首先冲破2000亿大关;第二梯队是千亿军团,依然是保利、恒大、碧桂园、中海、万达,2014年千亿企业没有增加,而第二梯队与领跑企业之间距离较2013年明显加大,保利相差万科700多亿;第三梯队由世茂、华润、融创领衔,业绩在700亿左右。这是规模指标,而经营效益和增长速度也略有差别。
整体来看,房企销售前50强门槛由2013年100亿提升至140亿,2014年虽然整体市场进入调整期,但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大力救市,使得行业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多数房企全年业绩同比增加。
统计25家企业中,14家完成全年业绩目标,绿城在业绩与目标都剥离融绿之后,以118%的业绩完成率排在第一,恒大次之。万科、蓝光、远洋、中海、华夏幸福以及碧桂园也如期顺利完成年度业绩目标,完成率超过100%;除了绿地外,其他完成全年业绩目标的企业还有融创、招商、合景泰富、新城控股、旭辉以及方兴地产。
(部分数据参考亿翰智库、中国指数研究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