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甘肃石窟 |
位置: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路坡村西北2.1公里枣子山
年代:明
级别:无
据民国《镇原县志》载,其地有永乐村,辖路家坡。现今其地有路坡村,而无永乐村。据《重修永乐寺石佛殿再塑掌世佛祖金身碑记》所述,史志所载永乐寺石佛殿始建于南北朝之南朝明帝刘彧泰始年间(465-471年),是那部史志记载并没有说明。南朝刘宋政权统治时期,疆域最大时,西北和北魏以秦岭为界,也就是现在的宝鸡为界,但从未越过陇山,当时地处安定(今甘肃泾川县)的镇原是北魏控制的范围,所以永乐寺始建于南朝明帝刘彧泰始年间之说不靠谱,如果要说始建于北魏倒也许靠谱些,在目前镇原县已发现的石窟寺中,北魏晚期的就有好几处。经查找清道光版《镇原县志》有“石空寺,县西上有湫,今涸。”记载,不知是否是指永乐寺石窟。民国版《镇原县志》,以及明嘉靖版《平凉府志》均未见有永乐寺或石佛殿的记载,始建年代无法确认。石窟开凿于茹河南岸枣子山山嘴石崖上,现存石窟两个,坐南面北,残存造像一身。
一号窟,又名石佛殿、大佛窟,平面呈长方形,无窟顶,三壁平直,按石佛殿之名推测,依窟修建有佛殿。窟高1000cm,宽800cm,深600cm(资料记载,本人未进行测量)。窟内正壁依崖圆雕大佛一身,佛通高290cm,佛首缺失,风化严重。佛结痂跌坐于叠涩束腰须弥座上,手势、衣饰均不明,近年当地信众就行了修复,修建了佛殿,从其风格推测应为明代开凿。



二号窟,平面呈马蹄形,圆拱形顶,窟门坍塌,窟内风化严重,无造像,现堆放寺院杂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