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2020-12-08 09:03:04)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甘肃石窟

位置: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包城村西北220米处

年代:唐

级别:无

茹河一路由六盘山东南隅由西向东沿川道缓缓漫步而来,在流经屯字镇包城村西北时,河道突然变窄,河水穿岩而过,形成幽深的峡谷,两岸岩石犹如刀劈斧鑿一般峭立两岸,峡谷长约450米,峡谷虽名不经传,但也是当地一景。在峡谷东口,河岸东侧的山崖咀,垂直河床约20余米,开凿有佛龛,现存佛龛五孔,佛龛内造像因地处河谷,风雨侵蚀,风化严重,残缺不全,仅存轮廓。今有好事者凭自己的想象,对残存造像进行了敷泥修复,对残存造像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一号龛,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三壁凿有凹形低坛基,坛基上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蹲狮造像。造像仅存右侧力士和蹲狮尚可辨识外,其余造像仅存台座和足部,佛座为圆形束腰形。右侧力士右脚踏狮背,左脚立于台座上,左手上举至头顶部,右手撑于右膝,上身袒露,腰系短裙。力士肌肉隆起,健壮有力。蹲狮前爪撑地做回头状。右侧力士和蹲狮仅存轮廓。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二号龛,形制和一号龛相同。三壁凿有凹形低坛基,坛基上浮雕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二蹲狮造像。佛结痂跌坐于圆形束腰台座上,手势、衣饰均不清。两菩萨立于圆形台座上,身体前倾于佛,束高发髻,袒露上身,腰系长裙,肩帛,帛带绕臂下垂,左侧菩萨左手握净瓶自然下垂,右手上举。右菩萨两手下垂,右手握净瓶。两侧力士S形赤足站立,一手身侧上举,一手握拳曲臂至身侧,袒露上身,腰系短裙,肌肉隆起,健壮有力,动感十足。两蹲狮和一号窟蹲狮形制相同,体型小于一号龛蹲狮,惜已经风化,仅存轮廓。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三号龛,平面呈马蹄形,圆拱形顶,右壁坍塌,三壁凿有凹形低坛基,坛基上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造像。正壁残存方形束腰台座,台座上残存舒相坐造像,身份不明。两弟子和菩萨均立于圆形台座上,左菩萨仅存台座和足部。左侧弟子亦仅存腿部一下部分,右侧弟子双手拱于胸前,残存右臂被好事者打孔钉入铁钉,铁丝挂网进行了修复,敷泥剥落,铁钉锈蚀,对残存造像造成了巨大破坏。这种破坏性修复应该遭到社会谴责。左壁残存力士左小腿部,从残迹看应和二号窟力士形制相同。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四号龛,形制和三号龛相同。三壁凿有凹形低坛基,左壁前部坍塌,坛基上浮雕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二蹲狮造像。佛倚坐于方形台座之上,双脚分踏莲台,两菩萨立于圆形台座上,双肩披帛,帛带下垂,身体轻微倾向佛,左侧菩萨左手上举,造像衣饰,面向不清。右侧力士右脚踏小鬼,右手撑于右膝,左手上举。力士前浮雕一蹲狮,尾部上翘,向力士做回首状。左侧力士双手撑于两膝,双腿下蹲呈一字型,坐于小鬼之上,力士上身袒露,腰系短裙,胸肌、腹肌隆起,极具感染力。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五号窟,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三壁凿有凹形低坛基,右壁前部已经坍塌,左壁前部坍塌仅存底部。坛基上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蹲狮造像,造像风化严重,仅存轮廓。佛结痂跌坐于叠涩束腰台座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弟子立于圆形台座上,左侧弟子双手拱于胸前。菩萨立于枝莲座上,左菩萨束高发髻,双肩帛,帛带绕臂下垂,右手上举,左手自然下垂于身侧,体型矮小饱满,腹部微鼓。左侧力士仅存腿部,蹲狮仅存下半身,头部缺失。力士左脚踏狮背立于闪形台座上,腰系长裙,系带打结下垂于两腿间。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茹河川大咀石窟

大咀石窟没有明确的开凿时间,通过对造像特征分析判断,石窟开凿于唐代。残存的束腰佛座、S形站立的菩萨造像,以及上身袒露的力士造像均具有唐代造像特征。尤其是力士造像,突出肌肉用力隆起状,腹部圆鼓,凸显力度感、健美感的写实手法。力士造像体型浑圆,生动、自然,充满力度感,这正是唐代力士的造像风格,这在洛阳龙门石窟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