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陕西石窟 |
位置:陕西省麟游县蔡家河村北500米蔡家河北沟内
年代:唐、宋
级别: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壁左右对称凿有五个方形榫眼和一个长圆拱形榫眼,从榫眼分布来看应是最初为了保护造像龛设置的木构崖阁。崖面顶部凿有一横向浅槽,其右侧崖壁及左侧凿有人字形浅槽,浅槽周围残存白灰浆痕迹,说明后期维修加盖了崖阁,覆盖整个崖面。从造像龛来看,方形榫眼覆盖的下的一、三、四、九、十五、十七、十八龛应为最早开凿的造型龛,也是所有造像龛中体量最大的,布局整齐统一。二、五、六、八、十、十一、十二、十四、十六、十九、二十龛利用一期开凿的七龛之间的间隙,查缺补漏进行了补刻,造像龛大小不一,体量小于一期龛,龛形也不统一一期龛形。二十一龛位于崖壁裂缝左侧,不同于其他各龛,单列开凿。七、二十二龛阴刻造像龛,并未开凿成型。二十三龛阴刻腾龙。在二十一和二十二龛之间刻有题记一方,但已模糊不清,不能完全识读。1990年至1991年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常青教授曾经考察研究认为,一期造像龛开凿于唐高宗时期,二期开凿于唐武周时期至睿宗时期,三期开凿于北宋。常青教授撰文《蔡家河与喇嘛帽山千佛院-陕西麟游的两处佛教窟龛造像调查》对其就行了详实的研究对比,在此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