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祖唐尧之陵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
位置:山西临汾市太阳镇北郊村
年代:明、清
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尚书·尧典》载:“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尧上古传说五帝之一,因封于唐,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尧陵的始建年代已经无考,其陵的真实性亦无法考证。据《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九》载:“山西平阳府,陵墓:尧陵,在临汾县东七十里,皇甫《盐城冡记》俗谓之神林,又曰:神陵。陵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馀歩。《通志》:陶唐氏陵,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馀,有金泰和二年碑记。明初访厯代帝王陵墓,山东东平州有以尧陵闻者,至今载在祀典。而临汾者阙如。《县志》:明嘉靖间立守冡道士五,置守冡户十,取陵旁间田给焉。按《汉书》刘向疏,尧塟济隂,邱垄皆小,塟具甚微。《括地志》: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述征记》:城阳县东有尧冡。宋《皇覧》:尧冡在济阳城。《文献通考》:唐尧塟城阳谷林。又《曹州志》有尧陵。《东平州志》有尧陵。诸书多载尧陵在山东,惟《城冢记》载在平阳,而非唐宋前书,难于徴信。然尧都平阳,在位七十载而殂,落陵似宜在平阳,姑存之。”。
今山东、河南等地均有尧陵,历史上记载均无确切的证据来证明那一座尧陵是真正的尧陵,况且尧帝历史上是否真正的存在过,亦无定论。也正因为记载混乱,有无切实的证据,所以现如今都认为其属地的尧陵是真正尧陵,从古到今也就有了尧陵之争。抛弃地域界限,抛弃真正的尧陵之争,不管哪里的尧陵,只是后人们缅怀上古传说人物的一个纪念地而已。


临汾尧陵,据现存明代碑刻记载,尧陵原有金代太和二年(1202年)碑刻记载始建于唐代,唐太宗曾驻跸于此并祭祀尧陵,但原碑遗失,无法印证。从现存明清碑记中可知,原祠中塑有唐太宗塑像,明清重修时更换为尧诸臣塑像。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弘治四年(1491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五十二年(1787年)、嘉庆十四年(1809年)、光绪十六年(1891年),民国时期均有修葺、重修。现存建筑有山门、牌楼、献殿、陵丘以及东西配殿,均为清代重修。存明、清碑刻数十方。
山门,坐西面东,临劳河而建,中间建有通道,上为倒座戏台。山门文革期间经过改造,原建筑形制不明。
木构牌楼,清乾隆五十年修建。单间二柱门楼,歇山顶,五挑斗拱层层叠架,四角飞檐挑出。牌楼正中匾额由时任临汾县知县李早荣题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
陵区核心建筑献殿,明代为钦文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顶。东西各有配殿三间。献殿梁架墨书“大清乾隆岁次乙巳四月辛巳初六日乙酉吉时上梁主修人知临汾县事李早荣”“大清乾隆岁次乙巳四月辛巳初六日乙酉吉时上梁主修知平阳府事保定”以及参与重修的工匠和捐资人姓名。献殿左右两侧分别嵌有明嘉靖十八年由时任临汾知县临潼赵统撰书的《祀朱辩》、嘉靖十八年《告尧墓撤唐太宗像升尧诸臣主文序》、清同治三年《免差徭争讼记》、光绪十四年《重修尧陵庙宇正兴公事宝纪》、光绪十六年《告示碑》民国十五年《民国次地承认郭**照旧祀陵免差事宝记》、民国二十一年《庙西设出力人员姓名记》碑刻七方。
明嘉靖十八年由时任临汾知县临潼赵统撰书的《祀朱辩》碑
清光绪十四年《重修尧陵庙宇正兴公事宝纪》碑
清光绪十六年《*邑候告示》
明嘉靖十八年《告尧墓撤唐太宗像升尧诸臣主文序》碑
清同治三年《免差徭争讼记》碑
民国十五年《民国次地承认郭**照旧祀陵免差事宝记》碑
民国二十一年《庙西设出力人员姓名记》碑
陵前原建有寝殿,后毁,改建为碑廊。碑廊存明嘉靖十八年时任临汾知县临潼赵统撰书《帝尧墓修祀典置守墓人户记》、万历十二年钦差兵巡河东副使关西栗在庭手书《古帝尧陵》、弘治四年《重修帝尧陵寝碑记》、清乾隆五十二年《重修尧陵殿宇碑记》嘉庆十四年《重修帝尧陵殿廷碑记》光绪十六年《奉祀尧陵优免差徭碑记》及民国近代碑刻九方。
据传献殿后通往寝殿的十三级台阶中的第七阶有洞可通悬棺井穴。传说有人撬开阶石,找到洞口,用绳索缚鸡吊下,初则闻鸡叫声,待提绳而上时,却不见了鸡头,此后这无人再去探究。还说悬棺穴底,有清水潜流,登殿顶俯首侧耳,犹闻潺潺水声。
明万历十二年钦差兵巡河东副使关西栗在庭手书《古帝尧陵》碑
明嘉靖十八年时任临汾知县临潼赵统撰书《帝尧墓修祀典置守墓人户记》碑
清光绪十六年《奉祀尧陵优免差徭碑记》
明弘治四年《重修帝尧陵寝碑记》
嘉庆十四年《重修帝尧陵殿廷碑记》
清光绪十六年《奉祀尧陵优免差徭碑记》
陵前金代种植的扭扭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