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2016-12-01 08:55:44)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位于祠区北侧,西倚景宜园,东邻昊天神祠,祠前为八角莲池。此祠专为祭祀周初晋国开国诸侯、武王次子、成王胞弟叔虞而建。唐叔虞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74.7平方米,建筑面积813.85平方米。山门三楹,门外台阶高耸。 院中设享堂,将祠宇隔为前后两进。前院碑廊四绕,古木参天,幽雅清静。享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歇山顶,里边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尊塑像手持不同的乐器组成一个完整的乐队,似乎正在歌颂唐叔虞治国施政有方的功德。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晋祠唐叔虞祠后院东西配殿三间。正面为大殿。大殿单檐歇山顶,前部插廊,正面望去,大有重檐殿宇之势。殿身面宽五间20.5米,进深三间15.6米,殿高12.4米。建筑为明显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斗拱疏朗,前檐每间设补间一攒,并且明、次稍间补间斗拱昂形各不相同,补间斗拱后尾扛杆直挑下平。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斗拱,斗口平伸出粗大的昂头承挑檐,简洁古朴。殿内减去后槽明间金柱两条,扩大了人们观瞻祀奉的空间。梁架结构乳木伏对四椽木伏,用三柱,除平梁以上后人稍作修改外,基本保留了元代手法。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殿中神龛内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虽为明、清后世重装,仍保留了元代塑像的特征。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待召,神台下文臣武将对峙而立。大殿廊下东西两侧各立大碑一通:东为1267年(蒙元至元四年)弋彀撰《重修汾东王庙记》碑;西为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周在浚撰《重修唐叔虞祠记》碑。大殿联为“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台骀庙
   
位于圣母殿左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原建已毁,现为1953年重建。殿内中央供奉的三身造像为明代木刻造像,中央为台骀造像,左侧为土地神,右侧为五道神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相传为张氏始祖<</span>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壹之子金天氏少吴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才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晋祠有明确的纪念意义、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便是一个单体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垄的明暗相间,空间的穿插、色调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贴,又符合审美习惯。而正是由于它的序列特征和人们流动式的观赏进程,又使得其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转化。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