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2016-12-01 08:55:35)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难老泉

     在圣母殿的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亭为八角攒尖顶。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现在的难老泉泉水是人工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渗漏到岩石断层涌水而出的,要不难老泉就名存实亡了。这种做法和敦煌的月牙泉如出一辙。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住在晋祠附近的金胜村。但是,她嫁后遭婆婆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只要前桶且将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无法休息。骑马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一提,水即满瓮。这个秘密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趁柳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大水涌出即将淹没村庄。柳女闻讯赶来,坐在瓮上让水势变小得救了人们,水母也再没有离开水瓮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周柏唐槐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可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如今只剩这一株了。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北宋欧阳修在庆历三年(1043)来到晋祠题写诗句:"地灵草本得余润,郁郁古柏合苍烟。"明末著名书法家博山也在树旁留下"晋源之柏第一章"的名笔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太原晋祠(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