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寺造像塔,原位于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西距县城六十公里,南距东华池十五公里。2003年迁至华池县杏山双塔森林公园。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池双塔间隔相距约8米。当地人按照两塔的高矮之分,把东边的塔称之为“姐姐塔”,把西边的塔称之为“妹妹塔”。造像塔通体遍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还有涅盘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姐姐塔”八角十三级,高约十二点五八米,一层为八面体,每面宽四十厘米,二层以上为十面体,呈现出按比例越向上越收小的我国古塔建筑的传统风格美,顶有石制刹柱,刹坐上置覆钵、相轮、宝珠。各层有塔檐,塔檐凸出于塔身及塔坐,檐上有反叠涩两层,形成坡度,檐角雕刻蔓花饰。每层塔身都置于整体打制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塔身的各个层面都布满了排列有序、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浮雕佛像。








据统计,仅第一层就有佛像四百多身,全塔共雕佛像约达三千五百多身,多为佛说法图和供养人。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第一层塔身间隔一面雕出金刚菩萨为主尊的说法图。菩萨武士装,穿护胸甲肘,腰系带,坐在仰莲坐上,莲坐下还有工字形金刚束腰坐。其周围分层雕出小佛及供养人。其余各面整齐排列出六层小佛像。






第二层的一面雕作涅磐像,周围雕满了佛门弟子,有的掩面痛哭,有的伏地跪拜,有的仰望佛祖遗容,表现出佛门众弟子吊唁佛祖的各种神态。第三层以上均以佛为主尊,佛之四周满布高只五厘米左右的小佛像。此塔一至三层各面佛像头部被毁,三层以上所雕佛像保存十分完整,眉目清晰,衣褶无损,自然刹蚀伤损不大。



“妹妹塔”建造方法与“姐姐塔”相同。塔为平面八角,塔顶早年毁去,搬迁后进行了修复,存13层,通高约1l.98米。


三层以上为八角形塔身也置于整体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底座和一、二层为四方形,沿袭了五代石塔的建造风格,四面浮雕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一层有一龛为释迦涅槃造像。第三层塔身每面宽45厘米,自第三层以上亦呈逐层缩小形状。第三、四、五层塔身各面的浮雕依然是周围布满佛门众弟子的诸佛说法图:第五层塔身只有一面开凿有舟形浅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阿南、迦叶第六层以上塔身均为素面(即无雕像)。




















据统计,“妹妹塔”共有浮雕佛像600余身,惜头部多数被毁。它清丽隽秀的身姿,逼真精美的浮雕,亦可与“姐妹塔”相媲美。

历经劫难的双塔
2000年3月24日深夜和5月4日夜半,一伙盗贼结伴作案,分两次将“姐姐塔”东塔全部盗走,然后辗转偷运台湾。经全力侦破,这起全国罕见的盗窃文物大案终于告破。
8月4日,这座历尽蹂躏、辛酸而漂泊了一百三十天的古塔,终于“完璧归赵”,回到华池故土。此新闻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公安报》、《甘肃日报》、《羊城晚报》等众多的连续报道,使华池“姊妹塔”名扬海内外,身价倍增。
关于双塔遗址的清理发掘情况:
华池“姊妹塔”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为保护好这一国宝,2000年5月至7月间对寺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寺院内“西方三圣”殿、观音殿、东大殿、三门殿、钟楼、僧房等古建筑遗迹;还出土许多石碑、经幢和有文字记载的器物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的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 经幢铭文刻有《佛顶尊胜灵验力句陀尼经》、《般诺波罗尼多心经》、
《陀罗尼启请》。经幢八面刻有主持僧、功德主及僧人四辈法号。第一辈为“普”字辈,第二辈为“永”字辈,第三辈为“德”字辈,第四辈为“道”字辈。从发掘出土的碑记中可知,双塔寺原名石塔院,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筹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义校尉,华池寨主李世雄等人,当时名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间又更名为"兴教院"。这是一处佛教寺院。寺院历元、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尤其是这次发掘中,清理出了“姊妹塔”各被掩埋在黄壤之下的两层塔身。这样,“姐姐塔”和“妹妹塔”都增至十三层:“姐姐塔”通体增高到十二点五八米,“妹妹塔”通体增高到十一点九米。“姐姐塔”有幸重见天日的两层塔身仍为八角形;而“妹妹塔”被清理出的两层塔身却为正方形,沿袭了五代石塔的建造风格。这四层塔身,都布满了力士托佛龛、伎乐天、吉祥草、流云纹、莲花座和神态各异的佛像等浮雕,为“姊妹塔”增添了许多风采。如今,它们以身体增长、身价陡升的新姿态,经历磨难的新传奇,呈现在游人面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