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2014-10-13 09:01:42)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图片

分类: 甘肃石窟

      位置: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村平定川口

           年代:唐、宋

          级别: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寺石窟坐落在平定川口葫芦河西岸一段向南伸延的红砂岩崖面上,距合水县太白乡l5公里。其崖面上部凸出,下部凹陷,形成一个摩崖大龛,全长19米,高6.4米。莲花寺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依山势而开龛,在崖面上雕像,龛室相连,群像密集。总计有唐、宋窟龛25个,造像千躯以上。其布局之当,雕凿技艺之精湛,实令人有鬼斧神工之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整个莲花寺的佛龛和造像群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凿以成排成列的五百罗汉像,下部主要开龛18个。龛依崖势而就,大小不等。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巨幅五百罗汉浮雕,是宋绍圣二年(1095)庆州合水县惠家庄惠文一家所做的功德。他愿造五百罗汉及发愿文题记并镌刻在崖壁上。这一铺大型浮雕,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之后五百罗汉集结的场面。五百罗汉像共形成四个中心:佛涅槃横卧、金棺涅槃、房屋建筑和宝塔。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佛涅架横卧,位于崖面北侧。佛右手枕在头下,双足叠起,头侧两弟子匐地大哭。其身侧下部一弟子由于过分悲痛,身躯后仰,几乎倾倒于地,其前一弟子俯首相慰。周围众罗汉皆举首向佛:有的掩面啼哭,有的举目长叹,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样子。龛外有两天王手持金刚杵轩昂而立,身著战袍,袒胸露肌,神态甚是威武。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金棺涅粲位在龛崖中部。金棺周围众罗汉成群排列,皆面佛作哭泣状。金棺前两弟子跪坐,悲痛欲绝,一幅哀哀戚戚的场面,表现了众弟子对佛的诚意和悼念。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楼阁建筑亦在中部。成列的罗汉面对楼阁,向佛哀吊议丧,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宝塔雕在南端,塔为六面五级,中有腰槛,众罗汉列队拱手,面对宝塔,似在向佛吊唁。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纵观五百罗汉图,实是表现了从释迦牟尼涅槃、入棺一直到安葬后众弟子对佛的悼念和哀思。而与五百罗汉相联系的是“八亿八千众生”赶来集结的场面。这些“众生”的形象比罗汉像更世俗一些,作者极力刻画了众生们不畏劳累,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赶来赴会的种种场面。如有一组攀登悬崖者的场面就刻画得十分生动,在一陡壁上雕3人,一人已越过险阻,回首环顾身后二人。一人正两手向前抚摸,匍匐前进,另一人在其身后用力推扶。前呼后应,表现出跋涉的艰辛和劳苦。其他不论刻画爬山越岭、牵马过桥、持杖攀登、提裙而行者都很传神逼真,生活气氛十分浓郁。这样一幅宏大的艺术构思,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造型能力是不可企及的。众多的人和物组合在一起,既要前呼后应,又要左右关照,并要突出中心主题,作者利用崖面,巧夺天工,就势雕造,超越了石窟内容和环境的限制,实在是石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下部的众多窟龛亦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1号龛属自然形龛窟。内雕并列三佛及两胁侍。佛结跏趺坐居于正中,两汉族服装人物亦结跏趺坐列佛左右。左首汉装人物双手持笏,按龛侧铭文所记此龛为“三教诸佛”,它同五百罗汉一起属宋绍圣二年(1095)惠文所刻。“三教诸佛”即释(释迦牟尼)、儒(孔子)、道(老子)混于一堂的造像。此三者同处一堂,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儒、释、道合流的倾向。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2号龛为拱形,是按《观音量寿经》造的阿弥陀佛一铺。主尊佛是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势至菩萨。佛座正中有造像发愿文一方,表明此龛系唐天宝十载(751)所造。可惜因年代久远,造像风化泯灭,已严重残缺不全。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3—10号龛均系唐代建造的小龛。这些小龛高、宽大都在0.4至0.8米之间,雕造内容有阿弥陀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天王等。其中5号龛保存较完整。龛圆拱形,高0.4米,龛楣雕7个小佛,楣两端雕龙首,喷火吐焰。两侧倚圆形花柱,柱上雕卷草忍冬花饰,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力士。佛结跏趺坐在束腰座上,袒露右肩,两弟子站在低台基上,手中持物。两金刚力士各两手把剑,身披英雄巾,形体圆浑粗壮。从龛右侧的发愿文看,此龛开凿于则天后咸亨五年(674),约早于二号龛70余年。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12—18号龛,位于窟群北段。雕像题材多样,形态各异,大致均系宋代所凿。如l6号龛,雕一左舒相菩萨,著颈圈,半袒胸,胸肌隆起,戴高冠,发瓣及宝缯垂于肩上,飘带自肩上分开,绕过臂间,握在手中。衣纹线条流畅,无璎珞饰,表情姿态显得潇洒爽快。龛内凹凸的壁面上,还雕有众多的比丘、天人、小菩萨,环绕左舒相菩萨作拱拜状。再如第l7号龛,内雕三佛,右佛披云肩,著护臂,束腰带,穿战衣,结跏趺坐。这种装饰往昔多见于菩萨,而这里成为佛饰,是宋代特有的雕饰风格。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合水莲花寺石窟

   莲花寺石窟保存了从初、中唐一直到宋中叶的石刻造像,它为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佛教的发展变化以及雕刻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生动的事实根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