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2014-07-10 08:14:1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甘肃石窟

     位置: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魏家崖头村东

 年代:唐、宋

 级别: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儿湾石窟开凿于黄河北岸红岩崖上,古名“红罗寺”,因红罗山而得名。窟内有塑像66尊,其中壁间岩石凿成者为唐代造像,下面十八罗汉是后代所塑,保存基本完好。造像有释伽、伽叶、阿难、观音、天王等。此窟为砖券拱型结构,上有木结构小阁一座。门前左方有残碑一块,题曰:“古刹寺碑记”。红罗寺原有6窟,始建于唐代,其中黄河北岸5个窟毁于炸山取石,仅存中间一窟。寺儿湾现有石窟内有石雕及石胎泥塑造像66尊,形象生动,神态逼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这里背山面河,寺前稻浪滚滚飘香,河水滔滔流淌。寺里绿树成阴,花香缕缕。佛堂前香烟袅袅,唱经颂偈之声悠扬。整座寺庙优雅恬静,犹如一片绿色的云彩散落在大地。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寺院占地东西长65米,南北宽55米,总面积约3575平方米。寺院除现存石窟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山门、大佛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斗战胜佛殿等仿古建筑。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窟开于唐代,现存一大一小,进深5.8米,宽4.4米,高4.26米,为平顶三面开龛式。有大小佛龛30多个,龛内存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天王、十八罗汉等塑像66尊,为圆雕、浮雕、高浮雕泥裹彩塑造像。造像经历代彩饰,造型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研究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沿线石窟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料之一。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窟中正壁为大龛,龛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佛像螺发高耸,慈祥远眺,面庞丰圆,身躯比例适度,着通肩袈裟,绘塑技法完美。像后衬以花卉浮雕。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左壁龛中塑燃灯佛像一尊,身披低领袈裟,右手置于膝下,左手结禅印;左右两童子均双手合十,四大金刚手执武器。左龛由于光线太暗,加之龛内常年烟熏,造像已面目全非,出于文物保护不能使用闪光灯,所以无法拍摄。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右龛内塑药师佛,其左右站立两位手执笏板的侍童。外侧是袒胸露背的四大金刚。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左右两侧塑像为阿难、迦叶、观音、天王、力士等,大多为唐代塑像。这些塑像栩栩如生地绘塑出佛的弟子们的性格、神态、左右两壁龛外有四尊浮雕,均为佛国仙女。她们身着紧身无袖露肩长裙,腰束丝带,身材丰腴修长,袒胸露臂,右手半举至肩部,左手抓着曳地长带。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龛下中间镀金观世音塑像。观世音坐于普陀山的山石之上,黄衣黄裙,缨络饰胸,左手压四卷无字经书,右手置于曲立的右腿之上,左腿半珈趺而坐。右塑长发弯曲拖地、双手合十的善财童子。左塑黄衣绿裙、发髻歪梳、手捧宝壶的龙女。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上部右龛内塑药师佛,其左右站立两位手执笏板的侍童。外侧是袒胸露背的四大金刚。 下部为罗汉像。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上部左壁龛中塑燃灯佛像一尊,身披低领袈裟,右手置于膝下,左手结禅印;左右两童子均双手合十,四大金刚手执武器。下部为罗汉像。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靖远寺儿湾石窟

   管理人员告诉我罗汉像是唐代的,据我分析至少其中的两尊罗汉应该是宋代的作品,因为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开始出现十八罗汉是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从塑像看其中十六尊罗汉像是同一时期风格,其余两尊罗汉明显和其他十六尊罗汉像风格不同,应在宋代进行过修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